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王飛仙:「最新歐美史學趨勢」是什麼?可以吃嗎?——歐美史學入門須知

身為研究者,面對歐美史學的研究課題時,應更仔細地思考,風行一時的史學研究,其背後的核心意識、所欲回應的問題為何?

 

王飛仙教授為本系系友(編按: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芝加哥大學博士,目前任教於美國印地安那大學布魯明頓校區歷史系及東亞系。在第二場次的演講裡,她以《美國歷史評論》(American History Review, AHR)副主編的身分,從「方法」、「理論」、「史料」、「議題」四個部分,向與會者介紹現今歐美史學界的研究趨勢及近年來的變化。

首先,王教授指出,歐美學界近年並未出現特別新穎的研究方法,也未有突破性的分析論述。再者,過去幾年極具影響力的語言學、文學批判理論等「概念先行」的理論,影響力逐漸下降。此外,研究者選用史料時,開始有意識地援引「多語言」、「多地域」以及「非敘述性」的檔案。同時,研究者選擇的討論議題,大多和現實社會正在發生的問題有關,如難民和離散、移民與多元文化、global south等。現今的研究題目越來越趨近現代,專史的分野漸漸弱化,研究取徑也更以「問題導向」而非「專史導向」為特色。

王教授指出,上世紀蔚為風行的新文化史、微觀史學,已成為史學界的日常,融入於日常的研究實踐。以「跨國史」為例,這個潮流促使學者反思不同區域的劃分方式。過去歐美本位的史學家,開始討論不熟悉的區域。「大西洋史」的研究積累,讓學者現在討論英國史時,已不能忽略非洲與美洲等地的影響。受「大西洋史」啟發而出現的,還有環太平洋史、印度洋世界等跨國、跨區域的新領域。而因其跨越國界與族群的研究課題,也使得多語言、多地點的檔案研究成為新的標配。

除卻引介歐美現今的史學研究趨勢,王教授更向與會者介紹歐美學界對於「學術著作」的分類方式,以及各類作品間的差異。歐美學術著作分為:Academic、Academic Trade、Trade三種類型:

第一類 Academic:是以「一手史料」為基礎的原創作品。讀者設定以「特定領域」的學者與師生為主。

第二類 Academic Trade:是以「一手史料」為基礎的原創作品,但部分論證出於「二手研究」。讀者設定為「非專門領域」的學者與師生。如:史景遷《前朝夢憶》、《大義覺迷錄》。

第三類 Trade:未必是立基於「一手史料」的作品,而是屬於「通識」類的作品,讀者設定為大眾。如:史景遷《太平天國》。

王教授詳細地介紹歐美學術書籍的分類方式,並期望與會者於閱讀、評論,乃至於嘗試翻譯特定的歐美學術著作時,能夠理解該書籍於歐美學界的定位,方才進行公允的評價。

最後,王教授提醒與會者,所謂的「最新趨勢」究竟是「多新穎」的趨勢?「新」就等同於「好」嗎?答案其實不然。以AHR刊出的書評為例,當讀者閱讀一篇書評時,該書可能是作者歷時許久的研究著作。同樣地,Past and Present刊出的未必就反映學界主流,而更多是取決於主編個人的品味與偏好。因此,看似新穎的研究課題,有時未必就是新的問題。閱讀「翻譯」本的非英語系讀者,對於此種因為學術研究週期較長而遭遇的「時差」,應當更為小心。

總之,身為研究者,面對歐美史學的研究課題時,應更仔細地思考,風行一時的史學研究,其背後的核心意識、所欲回應的問題為何?如:討論飲食史,食物本身未必是研究者的核心關懷,而是要以食物討論不同的歷史問題,如殖民主義、帝國主義與全球貿易等。同時,研究者也必須要有意識地理解,相關研究背後的「歐美本位」的基礎預設,如此方能透過觀摩不同的研究典範,拓寬研究視域。

 

(本文為【為新世代寫歷史:未來史學家工作坊】紀要,感謝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授權轉載,文章由史博三曹育愷整理。)

Be First to Comment

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