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藍屋子,未燒書——入圍2021金典獎的記憶之書(內附出版花絮)

2021年10月5日,由國立臺灣文學館主辦的「2021臺灣文學獎」金典獎入圍榜單揭曉,聯經出版的《未燒書》(楊渡 著)與《藍屋子》(蔡素芬 著)有幸入圍。藉此機會,我們與各位讀者一起回顧這兩本記憶之書,在紀實與虛構之間體驗情感與生命的流動。聯經出版副總編輯陳逸華也特別記錄了這兩本書出版背後的故事。

楊渡,《未燒書》:打開塵封的六四記憶


愈是寫到最後,我愈是明白,我所有的記錄,不是為了表白事件的真相,不是為了記錄當時的社會面貌,而是探討更深層的人性;探尋更幽微而脆弱的人心。北京是我的絕望,卻也是我的救贖。

── 楊渡

三十年來,楊渡從一個記者,流浪採訪了大半個中國,再回到報館成為主筆,留下了一本世紀末的追尋之書;也曾在海外,探訪流亡的作家、記者、知識分子,更多是在大陸結識了各地經歷過那一場劫難的朋友。

然而未曾遺忘的是,終有一天,回來好好寫,寫下這一段記憶。1999年,十年之際,楊渡寫了這故事的開頭,終究寫不下去。2009年秋,重走過北京街道:前門大街、同仁醫院、天壇醫院……,二十年,所有一切都改變了。高樓大廈,市招遍掛,廣告街景,美妝藥鋪,街貌完全不是當年模樣。天壇醫院已建了新的樓群,小街被新的樓景取代。「二十年後,你在哪裡?」楊渡在天壇街頭自問。

2019年6月4日,楊渡為報社專欄寫了一則簡短的場景:描述三十年前撤退的那個早晨,在槍口的包圍下,搖著白布的學生逐一去檢視破爛的帳篷,找出最後的學生,哭著唱國際歌,相扶相持離開廣場。直到那時,他才真正明白自己的角色:一個台灣記者,一個見證者,站在那個現場,站在大歷史的長河中,是的,不屬於任何一邊,只是一個局外人,不需要有人情的包袱,更沒有政治的背負。只是做一個安靜的記憶者。

而親歷過那世界注目的青春,滋養了良善人心的結合。記者遇上醫師,廣場上的共同經歷,成了他們愛的暗號和密語。楊渡為這歷史長流裡燃起的決絕戀情下了注腳:

我們再次緊緊相擁,有如走過了千山萬水,走過烽火連天,才終於相遇;有如在這個亂世裡,人生只能有這一次的相遇。彷彿此生,只要愛這一次,什麼都不管,死了就死了吧。那是近於一起赴死的愛戀。

作家簡介

楊渡,詩人、作家。喜歡旅行、閱讀、電影和足球。最喜歡的地方,是新疆和阿爾卑斯山。最喜歡的電影是《直到世界的盡頭》。

生於台中農村家庭,寫過詩、散文,編過雜誌,曾任《中國時報》副總主筆、《中時晚報》總主筆、輔仁大學講師、中華文化總會秘書長,主持過專題報導電視節目「台灣思想起」、「與世界共舞」等。

著有詩集《南方》、《刺客的歌:楊渡長詩選》、《下一個世紀的星辰》;散文集《三兩個朋友》、《飄流萬里》;報導文學《民間的力量》、《強控制解體》、《世紀末透視中國》、《激動一九四五》、《紅雲:嚴秀峰傳》、《簡吉:台灣農民運動史詩》、《帶著小提琴的革命家—簡吉和台灣農民運動》;長篇紀實文學《水田裡的媽媽》;短篇小說集《九天九夜》;戲劇研究《日據時期台灣新劇運動》以及歷史紀實《有溫度的台灣史》等十餘種。

編輯手記

初看到《未燒書》時,完成度已經很高了。那是在去夏某次桌上有來自戰地前線、經過自然老熟10年、終可稱之陳高的餐敘上。席間楊渡夸夸而談,關於歷史,關於人性,亦關於歲月。

楊渡的半生經歷,幾乎可說等同於兩岸社會運動發展史的縮影。這和他的工作崗位有直接關係,記者的身分,不僅比一般人有更正當通行無阻的權利,也能夠直接深入事件現場,記錄正在發生的歷史。

六四,早成為發生地所極力抹煞的禁語,可偏偏又是實實在在存在過的憾事。楊渡是事件發生前後,少數見證完整過程的旁觀者。說是旁觀者其實也不太準確,或者說是旁觀的腳色卻不得不遭捲入的參與者。楊渡主動站在運動核心,被動成為支援的一分子,在各種無法預知且鋪天蓋地的情緒和壓力下流著血流著淚,感受著初心與絕望。

楊渡說,「我真的很幸運,竟然有這樣的機遇,見證並記錄了中國首度且唯一的現代化革命。」然而這背後的代價太大,大到整個時代必須壓抑地去承受。事件的三十年後,楊渡終於能夠好好面對那虛無的心魔。歷史需要追尋,記憶需要沉澱,比起衝撞體制的血氣方剛,楊渡以更為澄澈的心靈來書寫未被棄毀的過往。

書名的發想,經過往返多次的討論,最後決議不要有過多的尾贅,直接一個主書名就好。而「未燒書」三字正透露出整部作品的核心,重燃時代餘燼,是楊渡用生命換來的作品,也是為了對抗沉默與忘卻。

—— 陳逸華,聯經出版副總編輯

 

蔡素芬,《藍屋子》:藏情於物件的生命史

 


等他頹然坐在沙發,面對寂靜無聲的室內,他有一種茫然的感覺,不知道明日太陽升起時,晨曦將溫和的撥開昏暝顯現清朗,還是將以強烈的光線刺激視覺,令人目眩難辨東西。


——蔡素芬

一只錫杯、一塊菊花鑄鐵片、一座鐘或指南針,每個物件,都應有屬於它的故事,是誰所遺留下?曾投注生命熱情的擁有者,何以將其遺忘?它們又將傳遞至誰的手上?

空間設計師華生,無意地從藝品行帶回了一幅內有一幢藍屋子的畫作,洋式風格鑲嵌著一副東方獅頭門環,閃著異國想像的光澤,吸引他走近、撫觸……竟由此涉入了一段異質空間的歷程,並牽引出對於物件的執迷慾望。同一時,他分別多年的女友露西從日本宮崎回來,到淡水港埠邊的旅館工作,為了替華生搜尋過去海洋年代的物品交易故事,走進了幾代人興建旅館的生命史。

小說家蔡素芬藉由《藍屋子》尋索深藏於物件「流浪的故事」。當畫作中的藍屋門深掩,一場關於時空、歷史往事,及至情感難解的謎,最終將收藏何處?

作家簡介

蔡素芬,1963年生,淡大中文系畢,德州大學聖安東尼奧分校雙語言文化研究所進修。高中開始小說創作,大學起屢獲文學獎項。1993年以《鹽田兒女》獲聯合報長篇小說獎,並改拍為公共電視開台戲劇;隨後1998年出版的第二部《橄欖樹》獲中興文藝獎;2014年完成此系列的第三部《星星都在說話》,並獲得吳三連獎。歷時二十年,主題各異、人物相繫的作品系列反映了不同世代所處的社會環境及其人生處境。

其他主要著作為長篇小說《姐妹書》、《燭光盛宴》,短篇小說集《台北車站》、《海邊》、《別著花的流淚的大象》及譯作數本;《燭光盛宴》並獲2009年亞洲週刊十大華文小說、金鼎獎及多種選書推薦。由於長期擔任媒體文學編輯人,亦編選了《九十四年度小說選》、《台灣文學30年菁英選:小說30家》。2021年出版長篇小說《藍屋子》。

編輯手記

當蔡素芬說差不多可以交出書稿的時候,卻有點賣關子地表示先不要進行編務作業,因為小說裡有些段落需要確認。後來知道,蔡素芬詢問了相關領域的朋友一些關於物理範圍的問題,隔行隔山,即使整個故事都是虛構,每一處環節卻都經得起推敲,其細微且謹慎的態度可見一斑。

而後蔡素芬先試著自己排版,並且交代說,檔案只是個人方便校稿用的(後半部還在邊想邊校中),「稿子放在我這裡,就是會一直想修修改改的,先交給你了。」這大概是所有作者的通病,精益求精,永遠覺得眼前的完稿並不是最理想的狀態。然而懂得踩煞車的作者才是真正的內行,當局者迷,萬一過了頭,不僅容易陷入畫蛇添足的陷阱,也很可能破壞已然完整的內容架構。

為了創作,蔡素芬投入大量的時間和金錢,「書中因預定會寫到阿姆斯特丹,所以去年我為了那段書寫能更貼切城巿的氣氛,特地去了一趟;還有九州的地點,我也再去感受。」那是小說家的真誠,以及執著。

於是我們總算看到,從一幅畫開始,時空跨度在百年來的世界各地,故事中更有故事的好作品。《藍屋子》前後孵了一千五百個日子,情節的表面是好故事,文字的內裡卻蘊藏身為小說家所欲傳遞的創作及元素。埋藏小說裡的絲絲線索,打造出不同心領神會而有不同感受,專屬每一位讀者自己的藍屋子。作者別出心裁的巧思,終成呈獻給所有讀者各自獨一無二的禮物。

—— 陳逸華,聯經出版副總編輯

楊渡:《未燒書》

- 購書去 -

蔡素芬:《藍屋子》

- 購書去 -

Be First to Comment

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