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歷史如何可以被看見? ——臺史博《看得見的臺灣史》系列新書分享會 6/11

除了用讀的、用聽的,臺灣史還可以用「看」的?
我們可以如何透過「觀看物件」,「看」出臺灣社會的演變嗎?
我們請來了《看得見的臺灣史》的作者和我們分享書系規劃理念,以及剖析如何透過嚴選16到21世紀的30幅地圖,建構出一個可以「看」的臺灣史。
地圖不只是指引方向的一張紙。製圖是建立在我們對世界的認知(而非全知)之上,其過程往往也是對資料的取捨、詮釋以及整理。也就是說,地圖並非複製世紀,而是建構世界。因此,從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到的遠遠多於山川河流的位置,而更多是從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對這個島嶼的政治、族群、文化疆界想像。而如果我們把地圖看作「物」,透過科學檢測等方式,看到其用紙、墨水、印刷,就更能捕捉種種細節,讓製圖人以至於他所屬的歷史空間再次栩栩如生。地圖背後的故事,我們一個一個跟你講——

1930年代小學生在筆記本上畫的一張地圖,透露出一個怎樣的臺灣?
墾丁有一個「布朗峰」(Brown’s Peak),大家猜猜是哪裡?
19世紀末的臺灣地圖上,為何恆春有著異乎尋常的詳細描述?
濁水溪上下游名字不一樣?認識濁水溪的你,可知道它地圖上的另一名字:「Yayun」、「Motodo」?

▍活動資訊

時間|2022年6月11日(六)2:00-4:00pm
地點|聯經 ✕ 臺史博 FB 同步直播

▍講者簡介

講者 |
蘇峯楠(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究組研究助理)
陳怡宏(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典藏近用組組長)
石文誠(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數位創新中心主任)

主持 |
涂豐恩(聯經出版總編輯)

看得見的臺灣史 空間篇: 30幅地圖裡的真實與想像

- 購書去 -

Be First to Comment

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