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樊善標:人在亂離時,試為香港文學的歷史作證

編按:2022年2月10日,香港中文大學大學通識教育部主辦線上講座,以「人在亂離時──《香港文學大系一九五零至一九六九年 ‧ 散文卷一》」為主題,邀請編著者樊善標教授擔任講者、方星霞博士主持,「以編者身份嘗試從大時代的人生轉折、政治對壘與個人抉擇、職業作者生涯、文學傳統的流轉及文學新人的培育等角度,讀取1950年代香港散文中的有情歷史。」

| 講者簡介 |   

樊善標,香港中文大學國語言及文學系教授。著有論文集《諦聽雜音:報紙副刊與香港文學生產(1930-1960年代)》、《爐外之丹:文學評論及其他》;創作集《發射火箭》、《暗飛》、《力學》;編有《香港文學大系一九五零至一九六九年 ‧ 散文卷一》、《香港文學大系一九一九至一九四九.散文卷一》、《犀利女筆——十三妹專欄選》;合編《疊印:漫步香港文學地景》、《陌生天堂──五十年代都市故事選》及《墨痕深處:文學、歷史、記憶論集》等。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教授樊善標。相片來源:活動截圖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教授樊善標以「人在亂離時」為題,講述五十年代香港散文「混亂、離散」的面貌,以及編選《香港文學大系1950-1969:散文卷一》的原則。至於英文講題則借用了美國搖滾樂團 Green Day 的歌曲 Trouble Times(2016)中「We live in trouble times」一句以呼應五十年代香港文人的境況。

這本書關注的只是「1950年代香港的散文怎樣記憶此一時空的歷史」,並嘗試回答「此一時空塑造出怎樣的香港散文面貌」以及「此一時空怎樣塑造出香港散文的面貌」這兩個問題。

文學作品選集與文學大系

樊善標首先說明散文選集的類型主要有四類,包括個人選集、文章體裁選集、內容題材選集和群體選集,而「文學大系」收錄的文章大多來自這些選集。《香港文學大系》的總主編陳國球曾在《香港文學大系1919-1949 總序》指出「大系」一語源自日本,指「有系統地把特定領域之相關文獻匯聚成編以為概覽的出版物:『大』指此一出版物之規模;『系』指其間的組織聯繫。」之後又在《香港文學大系1950-1969 總序》進一步說明「文學大系」的基本立意是「向歷史負責,為文學的歷史作證」,並且「以文字文本的『藝術表現、社會感應,與歷史意義』作為觀察對象」。

樊善標認為「文學大系」在陳國球的想像中是一種另類的文學史著作,有了解歷史的作用。因此,《香港文學大系》編者的責任在於還原當時的文學面貌,而身為主編的樊善標認為《香港文學大系1950-1969:散文卷一》是一本1950年代香港散文選。由於不同文類的歷史記憶不一定相同,所以這本書關注的只是「1950年代香港的散文怎樣記憶此一時空的歷史」,並嘗試回答「此一時空塑造出怎樣的香港散文面貌」以及「此一時空怎樣塑造出香港散文的面貌」這兩個問題。

《香港文學大系1950-1969:散文卷一》。相片來源:活動截圖

香港從來不是一個政治化的地方,這些都是外來的政治壓力進入香港而形成的局面。

作為時空背景的1950年代香港

歷年人口變化可以反映香港的社會流動性,比如香港人口從抗戰初期的80萬上升至180萬,又因日本佔領香港而急遽下跌至50萬,及後人們為逃避國共戰禍而來港,香港人口再次上升至180萬。樊善標認為這些數據告訴我們50年代以前的香港是一個五方混雜、欠缺歸屬感的地方。外來人們大多來自南方,社會成員亦有待建立關係。直至1949年港英政府制定《緊急狀態條例》,封鎖邊界、控制人口、實行移民登記等一系列措施,香港和內地人口無法自由往來,而兩地人口停止流動則是「香港人」故事的發端。

50年代的香港可以說是「左右派文化人對流」(鄭樹森語)的狀況。在全球冷戰局勢之下,美國認為香港可以成為一個幅射全世界的重要地方,於是在此建立全球人事編制最龐大的領事館,而美國新聞處(United States Information Service,簡稱USIS)和亞洲基金會(The Asia Foundation)則分別負責出版雜誌如《今日世界》、《四海》和資助友聯出版社、人人出版社等工作。至於《大公報》、《文匯報》、《新晚報》、《文藝世紀》等刊物,則在中共中央宣傳部的控制下構成香港左派報紙的陣地,香港因而成為意識形態宣傳戰和商品化壓力及誘惑的角力場域。樊善標認為,香港從來不是一個政治化的地方,這些都是外來的政治壓力進入香港而形成的局面。

南來移民不得不面對向下流動的現實處境……他們面對著國民身份和職業身份的雙重失落,人生因而充滿不確定性。

歷史中的人,文學史中的散文作者

另一方面,樊善標指出50年代的香港是一個移民社會,而南來移民不得不面對向下流動的現實處境,當中超過五分之四的人只能從事低於原來地位的工作,特別是商人、專業人士和知識分子。他們面對著國民身份和職業身份的雙重失落,人生因而充滿不確定性。

然而,樊善標認為凡事皆有正反兩面,正如熱戰過後的香港,雖然迎來美國在冷戰年代對華實施禁運、經濟不得不轉型的狀況,但香港人的日常生活反而得到改善,造就了香港的特殊地位和繁華歲月。因此,他有意通過「行動者(agency)與環境(circumstantiality)」、「主體(subject)與結構(structure)」和「人(human)與制度(institutions)」這三組概念,說明自己編選1950年代散文的目的在於「探視行動者/主體/人的內心世界」。

通過分析《香港文學大系1950-1969:散文卷一》所選的60位作家,樊善標發現以下三個現象:

一、最多作家初次定居香港是在1948-1950年(28人,58%),形成新移民為主的香港文壇。
二、這批作家在1950年的年紀不超過60歲,平均年齡為35歲,中位數為33歲,大多是年輕的南來文人。
三、50年代以後,離開香港的作家數量逐漸減少,反映香港逐漸成為一個可以長期居住的地方。

六十位散文作家在1950年的年齡。圖片來源:活動截圖

不同園地發表本來就是一種機制的展現,而香港的特殊時空讓這些南來作家有機會交出一些在中國寫不到的文章。

閱讀1950年代的香港散文

承上所述,樊善標認為閱讀50年代香港散文有三個重點:一、配合時空背景及作者行事來重讀作品;二、作者的紛歧感受、思考、主張,基至幻覺、錯覺,以及在當時環境下有意無意的藝術創造;三、在人口驟增、人才薈萃的時機裡,社會如何消化新的資源,這些人又怎樣努力生存而改變了社會和文學。基於上述原則,他在書中提出五個閱讀方向供大家參考:

一、人生轉折,難民文學?
二、壁壘穿行,政治對抗下的文學
三、售稿生涯:作為作為職業
四、流轉與培育:散文傳統的變化及作者的世代交替
五、那復計東西?:離開香港的作者、香港作為文化傳播的節點

樊善標指出,在不同園地發表本來就是一種機制的展現,而香港的特殊時空讓這些南來作家有機會交出一些在中國寫不到的文章。最後,他強調上述閱讀方向並非作者或作品的分類,而是藉由組合和詮釋,帶出一些不同層面的話題,嘗試「為文學的歷史作證」。讀者自可有另外的組合、詮釋,提出不同的歷史觀察,樊善標認為這正是「文學大系」此一體式力求兼容多元角度的精神。

Be First to Comment

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