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鴨巴甸讀書札記】如始終還是會煙消雲散 ——《迷失的摩登:香港戰後現代主義建築25選》的意義所在

建築總給人一種很專業、難以親近的感覺,但難得早前香港有本關於現代主義建築的作品《迷失的摩登:香港戰後現代主義建築25選》(下稱《迷》)頗受關注,一度登上了香港誠品的十大暢銷書第一位,並在不少獨立書店佔據顯眼的位置。

另僻蹊徑,展現香港現代主義建築被忽略的美

過去香港不是沒有出現過關於建築的保育討論,比如2000年後灣仔的囍帖街及藍屋保育運動,又或者後來天星皇后碼頭運動等。我們當然也記得,一些如景賢里、中區舊警署等歷史建築物的處置方案,也在社會牽起過不少討論。但回想這些引起關注的事件,要不就是牽涉的建築物有相當突出的歷史價值,或者計劃牽動社區、舊區重建的議題,才比較容易引起關注。相比起來,《迷》中所要介紹的建築物卻大多興建於1950-1980年代,不是所謂的古蹟故得不到法律保護,也不一定有甚麼社區故事在裡邊(比如一些中環的商業大廈)。但作者在這時候訴說著這些故事竟能引起不少人的注意與共鳴,似乎是抓住了香港人的某種情緒。

相比起一些以名建築師介紹為主軸、又或以時間線為重心的建築書籍,這一本書另僻蹊徑,以「公共」、「民娛」、「商業」、「工業」、「宗教」五個分類,在各分類中再各介紹五個現代主義建築。初讀時我有點把握不到作者選取案例的原則,因為有些相當經典的現代主義建築如香港大會堂、海運大廈、華富邨等並沒入選,反而一些名不經傳的作品,如偏遠的巴士站、工廠區中的工業大廈或淪為名牌散貨場的商場卻被收納其中,叫人有點納悶。

後來我再細讀作者的文字,發現撰寫《迷》的這三位年輕建築學者並不志在提供香港現代主義建築的全景圖給讀者。透過五類建築空間的案例呈現,《迷》無寧是希望給予讀者一種審美式的閱讀歷程,希望透過這種普及教育告訴讀者,現代主義建築在香港曾經是那麼的普遍、那麼的值得欣賞、又那麼的被受忽略。當然作者有提到,除了審美、建築價值外,面臨清拆的風險(如面臨清拆的浸會大學大專會堂、又或已清拆的和記大廈)也是他們選取案例的考慮。

我絕對是建築的門外漢,但透過本書的我大概認識到,相對起更早期的殖民地古典建築,現代主義建築更強調實用性,form follows function,強調簡約、理性,幾何線條及圖形為其重要的建築語言等。

這股思潮起源於20、30年代的歐洲,最著名者自然是包浩斯學院及其帶起的風格,並在戰前已在東亞(如上海及香港)有所實踐。作者也一再提醒我們,現代主義建築語言落戶到香港時經歷了在地化的過程,比如如何適應亞熱帶的天氣(如九龍華人書院內的聖依納爵小堂的通風設計),又或部份建築師會採納在地或區域的元素進建築設計中(如邵氏行政大樓的東南亞元素)。更重要的是,我們亦不應忽視現代主義建築的興起,正正是代表著及回應著香港進入新一輪的現代化時、空間如何被使用。比如工業大廈(如東海工業大廈這案例)是因為戰後香港工業的起飛,中區商業大廈的建造或翻新(如聖佐治大廈)則見證著商業、金融業的發展。即便是一些公共建築(如西營盤的分科診所),亦與人口膨脹、殖民政府於戰後的政策方向有關。

作者們如果是想透過本書來引起關注、甚至保育部份相關建築,或許有些可能;但作者們如果是想留住香港那個現代主義的年代,那很可能是只有徒勞。

回應本土,重看香港現代建築發展來時路

近十多二十年香港的本土情緒甚強,不同人嘗試從不同領域切入,叩問何謂香港的主體性。這追尋既有助本土身份的進一步確立,唯本土身份的高漲也會容易讓我們忽視了其他重要的視角。社區故事、城市空間等議題,則是這一波本土討論中重要的場域。在《迷》中作者的香港情懷當然不容懷疑,但他們的行文亦顯得相當中肯,充份注意到不同「源頭」對香港的影響。

在《迷》被選取的案例中,有不少建築師是1949年才從內地來港發展其事業的。比如蘇格蘭裔的甘洺為戰後重要的建築師,書中也收入了他的三個作品,他在來港前活躍於上海、並能說流利上海話與粵語。另外像書中提及的建築師徐敬直、朱彬、司徒惠、陸受謙等建築師也曾在內地十分活躍,有些更與國民政府關係緊密。此外西歐傳入的思潮及建築師當然也是另一重要源頭,殖民地系統、港英政府內的建築師群為香港的公共建築帶來了不少新穎的嘗試(如紅磡體育館),來自各國的建築師也在香港留下了重要的作品(如加籍日裔的木下一)等。

最後,香港大學於1950年創立建築學系,並慢慢培養出本土的建築師,後來大放異彩的本地建築師王澤生、伍振民等書中也有介紹到他們的作品。作者們在書中透過二十五個案例展示了單單在建築領域就存在了多元、相互交叉的行動者網絡,而這些行動者又與區域內以至國際上的建築群體有緊密的關係。要說好香港的故事,可能需要更多像《迷》的嘗試,把更細緻的故事好好說出來。

Marshall Berman曾引用馬克思的一句All that is solid melts into air來做他的書名,並經典地捕捉了現代性的共同經驗:我們嘗試把握永恆,但世界卻在不斷被拆毁重建並變得面目全非。而正如作者自己在《迷》中提到的那樣,現代主義建築的出現有其社會經濟背景、也是在回應著社會的某種發展階段。在這意義下,供《迷》筆下的現代義建築群興建的地基已改變了不少,它們所承載的生活經驗也和今天的香港差距越來越大。作者們如果是想透過本書來引起關注、甚至保育部份相關建築,或許有些可能;但作者們如果是想留住香港那個現代主義的年代,那很可能是只有徒勞。

退一步說,如果這些研究、書寫是為了讓我們更能看清楚現代性如何被實在化、石屎化(concretized)(編按:粵語,意同「混凝土化」)之餘還能突破現代化的邏輯本身,讓我們看到在生產力、經濟發展以外尚有其他追求,讓我們在厭悶的現實中看到一些可能性時,事情的意義又會變得不一樣。

書中列舉的現代主義建築物雖然都建造於經濟起飛的年代,但建築師卻並沒有只追求經濟價值,反而在建築語言、空間利用上力求美感與創新,為空間的使用者創造了愉悅的體驗。像九龍麫粉廠的那條與香港大會堂有異曲同工之妙的透光樓梯,讓人不禁想到建築師對光明、文明的嚮往。又或者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的中西元素的美妙結合,在現代構造中完美融入了中式庭園,探索著現代建築語言的在地可能。又或像嘉頓中心在其廠房的頂部裝上鐘樓,讓當年趕乘渡輪過海的深水埗街坊有了可堪信賴及仰望的地標。建築師們的這些用心化身為結構與空間,以鋼筋水泥的方式模塑了我們這城市,也栽種下了他們追求真善美的花果。

所以對我來說摩登是否迷失了並不是最要緊的,要緊的是我們不要迷失在追尋回不去的摩登香港的過程中。《迷》的作者們把專業知識向公眾普及,有意識的推動更深入更細緻的研究,類似的嘗試與努力都能讓我們更認識這城市的來時路,讓我們有力再往前行,哪管前路絕不輕鬆。

 


後記:

作者們除了出了這本書外,我還注意到他們與其他年輕學者及專業人士利用多媒體及不同介面,為香港的現代主義建築進行重要的研究,也進行很多的公眾教育工作。有興趣者不妨留意以下網站:
香港摩登 – 華人現代建築的研究和公眾教育項目(https://modernarchitecture.hk/)
Docomomo Hong Kong – https://www.docomomo.hk/
戰後建築研究檔案 – https://www.f-aar.co/ 

Be First to Comment

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