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劉璧嘉:送給在交友路上感到焦慮的人們

文 / 劉璧嘉

編按:朋友遠比我們想像的更重要。羅賓 ‧ 鄧巴30年前就提出了「鄧巴數字」:一個人最多能保持關係的朋友是150人,其中關係最密切的不超過5人。《朋友原來是天生的》是鄧巴全面研究友誼、人際關係的科普大作,透過科學分析與觀點,重新思考我們與他人的關係,如何從素昧平生變成摯友,窺探社交世界令人驚奇的複雜性,並且深刻理解友誼。然而,朋友真的只是一種「科學」嗎?我們又有哪些打開這本重要讀物的嶄新方式呢?文化評論人劉璧嘉撰文分享了閱讀經驗,也為讀者們點出一條另類路徑。

你有聽過鄧巴數字嗎?

1992年起,人們就開始在討論「鄧巴數字」假設。這個假設來自英國牛津大學演化心理學家和人類學家羅賓 · 鄧巴(Robin Dunbar)的研究,認為一個人只能與大約150人維持友誼,而密友也只能有5個。

這些數字也不是隨便提出的,鄧巴作為一位學者,「150人」的說法還是得有根有據。生物人類學訓練出身的鄧巴,曾花25年研究猴子、羚羊山羚和野山羊,透過對哺乳類動物的長年觀察和記錄,鄧巴大膽假設社交圈的大小與大腦新皮質區域的大小成正比。也就是說,一個人大腦「新皮質區」的體積,限定了你的心只裝得下150個朋友。想要自己有辦法應付更多的友誼嗎?鄧巴會說:「除非你literally換個腦袋。」而根據人類演化的速度,我們只能擁有150個朋友這件事,將會持續上萬年。

和持「文化建構論」的學者不一樣,這些相信社會腦假設的學者們更傾向認為人類的許多行為——包括交友模式——是與大腦的「硬件設定」有直接關聯的。

「鄧巴數字」的知識脈絡:社會腦假說

鄧巴不是第一個認為社交模式是「硬焊」(hard-wired)在大腦物質條件中的學者。早在1976年,神經心理學家Nicholas Humphrey就提出過「社會腦假說」(Social Brain Hypothesis),推斷社交的複雜程度與智商成正比關係。雖說由於我們無法給動物設智商測驗,這個假設無法被驗證,但這並不妨礙「社會腦假說」繼續收穫一批忠實的擁護者。

而和持「文化建構論」的學者不一樣,這些相信社會腦假設的學者們更傾向認為人類的許多行為——包括交友模式——是與大腦的「硬件設定」有直接關聯的。不論各個地方的人類文化及文明表現出如何多元及紛雜的交友現象,他們相信這不過是「障眼法」,人類作為受到演化論限制的動物,在社交上始終離不開某些限制和公式。作為「社會腦假說」的支持者,鄧巴的「鄧巴數字」理論因此斷定:不論是美國現代社會、十八世紀的英國村莊、還是狩獵採集社會,一個人大概就只有150人左右的朋友,這是文化建構都無法超越的結界。

我們可以在鄧巴的近作《朋友原來是天生的》,看到他是怎樣將「鄧巴數字」和其知識脈絡相連結。作者綜合了其他同樣支持「社會腦假設」的研究,蒐集了大量同類研究。這本書也因此展現了鄧巴超越了「鄧巴數字」的野心——以「社會腦假設」為立足點,他正試圖畫出一套套人類交友行為的公式。

鄧巴數字的出圈現象——人們對150人理論的欣然接受——可以被理解為我們在社交模式正劇烈改變的當下,正渴望一些不變的承諾。

社交有公式?社交無難度!

利用龐大的統計數據和科學實驗,鄧巴到底提出了人類的社交有什麼公式呢?以下僅舉一些例子。譬如,不知道每天該花多少時間社交才叫正常嗎?鄧巴說:3.5小時。兩個朋友一旦分開在不同的城市,要多久就會變點頭之交?鄧巴說:3年內。為什麼人需要擁抱?鄧巴說:擁抱能啟動腦內啡,帶來放鬆的效果。兩個人在初次見面後要相處多久才能變成普通朋友?鄧巴說:45小時。要從普通朋友再過成好朋友需要多少時間?鄧巴說:3個月內再相處50小時。重色輕友正常嗎?鄧巴說:正常。男女社交上有不同嗎?鄧巴:有。

作為一個現象的「鄧巴數字」

「鄧巴數字」及其文化影響力,或許比鄧巴先前所想的要大。鄧巴也經常笑說,很難得有人可以在活著的時候,看到自己的名字被冠在了一個數字上。的確,「鄧巴數字」自從在九〇年代被提出後,就成為了一個現象級的理論:譬如就有公部門和私人企業用他的理論來管理公司,防水布料的Gore-Tex公司就堅持他公司所有工廠的員工都得少於200人。鄧巴或許也因此成為了當代最著名的生物人類學家。《朋友原來是天生的》在外國的走紅,也可以看到它不但被認為是一本科普書,而是一本堪比「交友必勝祕笈」的參考物。

鄧巴數字的出圈現象——人們對150人理論的欣然接受——可以被理解為我們在社交模式正劇烈改變的當下,正渴望一些不變的承諾。在臉書好友數字膨脹、但社會原子化已成日常的年代,我們希望自己對社交可以有明確的目標和期待,同時也希望相信當中還有5個密友及150個真朋友。 

這或許也是為什麼電視劇《Friends》(臺譯《六人行》)多年來都可以引起那麼多人的共鳴:儘管我們知道真實的友誼不會像演戲那樣,但我們都渴望可以找到自己的「六人行」,在複雜的社會中找到簡單及可靠的友誼。同樣,這也是《朋友原來是天生的》的迷人之處:裡面的一套套大數據、大理論,其實都是在把複雜的交友行為儘量量化、模型化甚至是精簡化。畢竟現實的交友太複雜、太累了……. 

成功的社交講求調動心思、仔細觀察、反覆推敲、耐心表達…… 稍有失禮都覺得自己看起來笨拙而尷尬。我們害怕自己是那個看起來「不太正常」的孩子、那個分組時剩下的孤僻鬼。於是我們焦慮自己是不是話太多了、話太少了、要求過分了、期待有偏差了……《朋友原來是天生的》則是為這些難搞的問題羅列了秩序,彷彿跟著做就不會再有差池。話說起來,《朋友原來是天生的》的英文主書名正正就是《Friends》(跟電視劇《六人行》一樣)。兩者的共同點,或許都是可以為不少在社交中感到困惑的人帶來一點鎮靜和安慰作用吧…… 

《Friends》(臺譯《六人行》)海報。來源:網路圖片

大腦科學書籍及普及化以及「鄧巴數字」這種理論的走紅,或許並不意味著大家都更科學了,而更可能是意味著人們對科學精神的放棄。

當科學成為神 

知道社交模式是「被科學註定」的快樂在於:我們和社交中的諸多糾結難題拉開了距離、站在了科學的高度俯瞰全場、以為自己駭客了社交煩惱的肌理,同時遠離了懷疑、掙扎、以及自我反省。而儘管我們的肉體無法逃離人際關係中拉扯的張力與陣痛,但可以這樣抽身遠觀痛苦的運作,的確可以減輕許多的煩惱。

這也或許是為什麼人們喜歡算命。我們讓自己交託給一個更大且不可推卻的存在——無論是神仙、星盤、紫微斗數、還是基因大腦決定論——並從此感到安心。 

這樣來看,大腦科學書籍及普及化以及「鄧巴數字」這種理論的走紅,或許並不意味著大家都更科學了,而更可能是意味著人們對科學精神的放棄。

我們看這些書的時候,有要去搞清楚鄧巴的研究是怎麼做的嗎?他的研究方法是否站得住腳嗎?統計學是否只是保守主義的酒瓶新酒?科學真的超然於社會嗎?我們有抱著科學的實證精神去理解這些理論嗎?還是我們就盲目地跳過了推論的部分,迷信了這些「科學理論」的結論?

「鄧巴數字」留給讀者最深的拷問,或許不只是「人類需要多少個朋友」;而是「我們對科學的信仰是否科學」,以及「為了交友我們會願意付出多少」。《朋友原來是天生的》,獻給所有對朋友依然存有希望,同時在交友路上感到焦慮的人。

延伸閱讀:

| 閱讀推薦 |

朋友原來是天生的:鄧巴數字與友誼成功的七大支柱》

- 購書去 -

Be First to Comment

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