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Search - 聯經思想空間 Linking Vision
– 聯經思想空間  Linking Vision
Back
  • HOME
  • 思想策劃
    • 月度專題
      • 意猶未盡的思想交鋒
    • 思想選書
    • 學人專訪
    • 重磅對話
  • 專題
    • 尋找李一冰
    • 敬悼林毓生
    • 夢回宋朝
    • 重讀余英時
    • 高陽誕辰百年
    • 烏克蘭之殤
    • 岩波新書 · 中國的歷史
    • 更多專題…
  • 思潮
    • 評論
    • 趨勢
    • 文化
  • 歷史
    • 大寫史
    • 民間史
    • 學門史
  • 專欄
    • 學術講座搖滾區
    • 聯經書訊
    • 《思想》雜誌
    • 思想音樂
    • 哲學軌跡 | 曾瑞明
    • 我的香港大學 | 陳祖為
    • 中途下車 | 沐羽
    • 鴨巴甸讀書札記 | sf
    • 美好年代 | 林雪虹
    • 這麼近,那麼遠 | 朴鮮姬
    • 思想部落客
    • 四季書評
  • 活動
    • 林載爵:以書會友,再次乾杯《酒党党魁經眼錄》1/8
    • 新書分享
    • 過往活動
首頁 > 思潮 > 趨勢

盤點各國在俄烏戰爭中的站位——如何理解戰略抉擇?

吳玉山

除了距離與安全之外,體系因素還包括了延伸關係與戰略三角。這是說一個國家對於另一個國家的態度可能受到第三個國家的影響……與美國友善的東亞與澳紐就在「朋友的敵人是敵人」的狀況之下,一一表態支持對俄羅斯的敵對態度。

閱讀更多...
護國神山的由來:再談台積電與台灣經濟發展模式

護國神山的由來:再談台積電與台灣經濟發展模式

瞿宛文

為了理解為何今日能享有這樣的發展成就,尤其是在中美對決、兩岸陷入困局之中,實有需要在此再次探討今日台積電成就的背景。

閱讀更多...

AI世代與我們的未來:人類智慧和人工智慧正在互相認識

聯經出版

人工智慧必將帶來劃時代的改變,會扭轉我們的社會、經濟、政治和外交政策,這一切影響遠遠超過任何領域的傳統範疇,而我們做好準備了嗎?

閱讀更多...

山謬.薛富勒:我們為何要關心「未來世代」的命運?

山謬.薛富勒(Samuel Scheffler)

回顧當代道德暨政治哲學家山謬.薛富勒(Samuel Scheffler)在《未來關我什麼事?》一書中對「未來世代」的描述與關注,我們看到自身與後代間存在著一種互惠關係,能為我們此刻的許多行動賦予意義……

閱讀更多...

蔡蕙如:平台化日常的殘酷物語——導讀《平台資本主義》

蔡蕙如

各種大型平台例如Facebook、Google、Uber、Netflix等等,也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這些既方便又迅速的生活背後,是否有被忽視的問題?

閱讀更多...

梅復興:資源有限、時間有限下,臺灣國防勝算何在?——評《臺灣的勝算》

梅復興

面對有限的財政資源,有限的時間,社會大眾所能夠接受的痛苦門欄,而政治人物也敢於承擔政治成本內,臺灣沒有可能單獨長期抵抗中共傾舉國之力來犯。

閱讀更多...

卷土Tupia:線上外送行業分析與勞工運動展望

卷土Tupia

自2014年起,中國線上外送行業在互聯網巨頭的加持下狂飆突進、激烈競爭,一大批中小平台在「補貼大戰」中倒下。當競爭加劇時,降低單均配送成本和用工成本的同時、提高配送服務質量,是外送平台鞏固……

閱讀更多...

孫歌、毛利嘉孝:當我們談論「東亞」與「亞洲」時,我們忽略了什麼?

方以清

當我們討論亞洲、東亞的時候,往往將其視為統一的整體,這樣的思路在我們討論歐洲、非洲時也常常存在;相對的,美洲則比較特別……

閱讀更多...

Tim Ingold:如何創造一個適合未來世代居住的世界?

lana wong

Tim Ingold分享:是哪一種的「一切事物」,才總能超越自身,總有空間容納更多呢?他最終傾向的答案是,一切都是一個對話;這個對話,不多不少,就是我們所身處的世界。

閱讀更多...

哈拉瑞:我們生活在思想牢獄之中

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

數萬年來,人類發明了各種工具,使人類的力量更加強大。斧頭、輪子和原子彈給了人類新的力量。人工智能卻不同。有史以來第一次,力量可能會脫離人類之手。

閱讀更多...
« 上一頁 Page1 Page2 Page3 下一頁 »
盤點各國在俄烏戰爭中的站位——如何理解戰略抉擇?
吳玉山
護國神山的由來:再談台積電與台灣經濟發展模式
護國神山的由來:再談台積電與台灣經濟發展模式
瞿宛文
AI世代與我們的未來:人類智慧和人工智慧正在互相認識
聯經出版
山謬.薛富勒:我們為何要關心「未來世代」的命運?
山謬.薛富勒(Samuel Scheffler)
蔡蕙如:平台化日常的殘酷物語——導讀《平台資本主義》
蔡蕙如
梅復興:資源有限、時間有限下,臺灣國防勝算何在?——評《臺灣的勝算》
梅復興
卷土Tupia:線上外送行業分析與勞工運動展望
卷土Tupia
孫歌、毛利嘉孝:當我們談論「東亞」與「亞洲」時,我們忽略了什麼?
方以清
Tim Ingold:如何創造一個適合未來世代居住的世界?
lana wong
哈拉瑞:我們生活在思想牢獄之中
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
« 上一頁 下一頁 »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聯經出版 @ 2021聯經思想空間 Linking Vi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