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毓生:治學路上的心靈危機,與「個人關懷」帶來的紓解
到底應該何去何從呢?我知道必須做一決定,而且知道這一決定是關鍵性的,將影響將來的學術生涯甚至生活方式。然而,我卻不知如何做一明智的決定。
到底應該何去何從呢?我知道必須做一決定,而且知道這一決定是關鍵性的,將影響將來的學術生涯甚至生活方式。然而,我卻不知如何做一明智的決定。
因為喜歡閱讀五四人物的著作,已經了解了一些近現代中國悲慘的歷史經過及其由來。對同胞遭受的苦難,感同身受。常思將來當盡一己之力,設法改革中國的種種缺陷⋯⋯
台灣自從20世紀90年代告別威權政治,開啟民主轉型以來,本土意識日漸高漲,大中國意識日漸式微,其在兩蔣時代作為「復興基地」的歷史,也日漸被人淡忘。然而,正是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兩蔣時代的台灣社會思潮,即便不是直接影響,也是因緣際會地呼應了海峽彼岸的中國大陸知識界的話語建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