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稷安:在21世紀的今日,閱讀青年余英時《香港時代文集》
救亡的激情,反而讓中國近現代思想界陷入了激進化的狂熱中,在極端反傳統的革命思潮下,最終促成了中共挾著「主義」教條式的意識型態而起,建主了違反自由、民主價值的專制政權……
救亡的激情,反而讓中國近現代思想界陷入了激進化的狂熱中,在極端反傳統的革命思潮下,最終促成了中共挾著「主義」教條式的意識型態而起,建主了違反自由、民主價值的專制政權……
中央警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李顯裕嚴三本余英時思想史的入門讀本。除經典的《歷史與思想》外,還有《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及《我的治學經驗》。《我的治學經驗》呈現了余英時的思考方法及學術主張的前後發展脈絡,使得余英時思想史更為立體。
我們正面臨一個重大的危機:確定性的喪失,包括「事實」的確定性和「價值」的確定性。我們不時陷入這樣一種境地,不得不就某個遙遠、與自己沒有直接聯繫的事件發表「站隊」的意見,哪怕並不願意,一旦發言,就被拋入一場混戰。我們如何確定所知的事實是「真的」,又如何知道哪一種立場是「正確的」?
王教授指出,1950年代臺灣的史學界尚缺乏思想史研究,主流的研究大抵聚焦於制度史的討論,以及考據和義理等議題。直至1962年,何炳棣《明清社會史論》正式出版,替史學界帶來改變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