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緯洛:倖存者的哀悼與盼望——加百列.馬賽爾思想初探(二之二)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介紹了馬賽爾思想的一些基本面向。當然,馬賽爾的洞見繁多,難以寥寥說盡,因此在這篇文章,我們將聚焦就其關於絕望與盼望的辯證討論,再作一些解釋。
2001年生於香港,現就讀於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曾赴國立臺灣大學交流。曾獲中文文學創作獎、青年文學獎、香港文評大賞等。評論文章主要見於「虛詞·無形」、「微批」、《Sample 樣本》、《字花》與《聯合文學》等,偶有寫詩。前香港電台清談節目「五夜講場:文學放得開」主持,文學及文化期刊《方圓》校對。2018年出版小說《卷施》,預計於2023年出版小說《崩末》。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介紹了馬賽爾思想的一些基本面向。當然,馬賽爾的洞見繁多,難以寥寥說盡,因此在這篇文章,我們將聚焦就其關於絕望與盼望的辯證討論,再作一些解釋。
馬賽爾帶領我們認識到,現象學並非必定是冰冷的主體意識,存在哲學亦非必定將鄰人看成地獄,而是出於對光的渴慕,我們或就得以邁向一種強調愛與忠信的主體際性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