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陳康寧:《公民哲學》所開展的新視野:一本寫給臺灣讀者的書

文/陳康寧(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約聘助理教授)

立足臺灣,面對中美在全球的國際格局

原來「公民」不只是一種身分,也能夠是一種哲學。

「公民哲學」是中研院歐美所特聘研究員鄧育仁老師所主張的哲學,他把多年來的關懷與思考寫成《公民哲學》,由臺大出版中心出版。這本書的要旨是:立足臺灣,面對中美在全球的國際格局,從古典智慧出發回應現代的政治情勢。《公民哲學》是「多重跨領域」的鉅著,涉及了儒學、莊學、政治哲學、倫理學、道德心理學、認知語言學、神經科學、因果關係等,分別與雷科夫(認知語言學家)、葛林(神經科學家)、羅爾斯(政治哲學家)、德沃金(法政哲學家)等當代重要的學者對話。

鄧育仁《公民哲學》

鄧老師別出心裁的文字風格,跟書中所提及的「故事地位」不無關係。「故事地位」強調我們不只是他人生活故事裡的道具或附屬,每個人都有重啟情節、調節意涵的故事地位。

故事地位與深度歧見

雖然這是一本學術著作,但文字風格卻平易近人,甚至帶有濃厚的故事性,書中的很多重要學術概念,都是透過故事的方式帶出,這有助於讀者去理解和消化較為抽象的學術概念。鄧老師別出心裁的文字風格,跟書中所提及的「故事地位」不無關係。「故事地位」強調我們不只是他人生活故事裡的道具或附屬,每個人都有重啟情節、調節意涵的故事地位。鄧老師強調,故事思考是我們理解世界的一種方式,小孩子是從聽故事中學會道理,人的一生也都是在人際互動的關係中展開生命歷程(生命歷程的展開也就是故事情節的展開)。值得注意的是,「故事地位」本於儒學的「仁」,如書中〈導論〉提到:

故事地位是本於儒學中「仁」、「相人偶」(兩人一起走出人生道路的意象)以及「終身行之」和「任重道遠」(一路走來本就要有承擔的意象)的理念傳承。在本書裡,故事地位可說是在面對當代議題中,傳承「仁」的理念與意象的現代表述。

《公民哲學》切入問題的方式,是先從正視多元價值的「深度歧見」開始,這個問題已發端於鄧老師的《公民儒學》(註),但《公民哲學》談得更為細緻深入。簡單來說,「深度歧見」是指在多元價值的社會裡,持相反觀點或立場的人,即使彼此願意講道理,也都能用理性、嚴謹、清晰的語言溝通,但總會有不同的意見,難以達成共識,甚至,你看重的問題,我認為不重要,我認為是很好的證據,你卻認為不相干。有時候,彼此還會難以置信對方竟然有這樣的想法。「深度歧見」會具體展現在政治議題上,嚴重一點,還會帶來衝突,動搖社會的穩定性,乃至於侵蝕民主的根基。《公民哲學》的一個基本預設是,人的心智是多樣性,即我們對世界的認知模式是多元的,這會使得不同文明、國家、群體、部落發展出很不一樣的世界觀、價值觀。

鄧老師認為,在當代多元的處境裡,已經出現太多的理論,每個議題背後都可以找到相應的理論來支持,而這些理論之間彼此又存在著激烈的競爭關係,故面對「深度歧見」的問題,可善用在地傳承的實踐智慧來加以調節。書中所發揮的實踐智慧,是本於經典、有所傳承、體現生活的智慧,如《孟子》的「惻隱之心」、《貞觀之治》的「兼聽」、《傳習錄》的「事上磨鍊」等等。這些看似沒甚麼「深意」(而且近乎常識)的實踐智慧,平常我們不會特別留心,但放到「深度歧見」的問題上,卻顯得特別重要。正因為平常我們不會特別留心,反而忽略掉其重要性。當然,這並不表示理論不重要,《公民哲學》的一個特點,正是結合了西方的重要理論和東方的實踐智慧所發展出來的哲學。

如何從生活裡「多元價值」與「命運共同體」的政治想像,透過公民的視角,凝煉出「公民共同體」的理念。

多元價值與命運共同體

為了清楚呈現「深度歧見」或「心智多樣性」,書中前三章,分別用不同的角度來說明「深度歧見」或「心智多樣性」的面貌,後三章則要回應一個重大問題:如何從生活裡「多元價值」與「命運共同體」的政治想像,透過公民的視角,凝煉出「公民共同體」的理念。「多元價值」與「命運共同體」是一組矛盾的概念,「多元價值」強調價值的不同,而「命運共同體」則側重在共同、共享的價值、理念、人際交織的因果網絡,兩者要如何結合呢?對這個問題的回應,恰是書中精彩之處,值得讀者細細品閱。

最後一章也探討了臺灣社會關心的議題:民粹政治與同性婚姻,同時也跟香港陳祖為教授的「儒家溫和致善論」(Confucian moderate perfectionism)以及韓裔學者金聖文的「務實的儒家民主」(pragmatic Confucian democracy)對話。除了儒學智慧,書中最後也以《莊子》的視角提出了「薪傳智慧」。

陳祖為《儒家致善主義》
金聖文(Sungmoon Kim), Democracy After Virtue Toward Pragmatic Confucian Democracy

在與德沃金對話的過程,則展示了如何從「公民地位」的角度,批判性地探討「政治共同體」,最後發展出「公民共同體」的理念 。

閱讀《公民哲學》的幾個要點

由於這本書格局宏大、議題創新、內容豐富、觀點深刻,很多想法都無法用既有的理論框架來框限,故以下用列點的方式釐清一些觀念,希望幫助讀者更快掌握書中的內容。這些觀念在書中都有充分的說明,此處只是把重點再簡述一遍。

  1. 書中的「公民」,不等同於英文的civic 或civil(雖然書的英文名是Civil Philosophy),而是以「天下為公」的「公」為底本(具有文明的意涵),再從民主憲政國家的公民身分出發所成就的「公民共同體」。這樣的「公民」,也包含civic 與civil的部分意涵。
  2. 在鄧老師的觀念裡,會特別區分「儒家」與「儒學」,他並不是要再提出一種與其他理論競爭的「一家之言」,而是把「儒學」看成一種「學問」,故用「學」而不是「家」。不過,鄧老師的關懷不限於儒學,他如今的主張是「公民哲學」,從幾年前的「公民儒學」轉向「公民哲學」,這個細微的轉向值得注意。
  3. 傳統的東西,雖然有不少糟粕,但不可否認,也會有許多菁華,書中所提及的實踐智慧,正是經過歷史考驗所淬取出來的傳統菁華。既然是「菁華」,自然不會是「大量」的,故書中談到古典的內容,所占幅度不會太多,但都扮演關鍵角色。
  4. 雖然書中與許多西方當代重要的學者對話,但對話的重點不是要否定、駁斥這些理論,相反的,是透過批判性的觀點來吸收這些理論的優點,再重新框設問題,展開新的視域。這個做法,也是面對「深度歧見」的一種態度與實踐。如在與羅爾斯對話的過程,展示了儒學如何從「故事地位」走向「公民地位」(儒學不一定要接受政治自由主義的主張,可以用自身的理念走向「公民地位」,但這個過程卻是在討論羅爾斯的哲學所展示出來的),而在與德沃金對話的過程,則展示了如何從「公民地位」的角度,批判性地探討「政治共同體」,最後發展出「公民共同體」的理念 。
  5. 面對「深度歧見」,書中提出的方案是「調節」而不是「調解」、「調和」、「化解」或「解決」,使用「調節」一詞自然有鄧老師的用意,其中一個重點是,「調節」並不是要取消衝突,或暫訂協議,而是要善用衝突重新框設(reframe)問題。
  6. 「公民哲學」與「公共哲學」不太一樣,前者關注在如何調節深度歧見與多元價值的衝突,而後者則側重以哲學觀點來分析與評論社會時事議題。兩者雖不同,但對臺灣的社會文化都非常重要。

在民主多元的社會裡,總會存在許高度爭議的議題,若無法聆聽他者,爭議就有可能醞釀成衝突,進而分裂社會。面對美國的政治文化、中國的儒學文化以及臺灣內部的同婚爭論,這本書都向我們展示了「兼聽」的重要性,特別是如何重新框設問題,展開新的視角。

在臺灣,具有重要學術洞見與創新價值的著作,往往不太容易普及,讀者群大多是學術圈的成員,而很多哲普書,重點也不是提出學術創見。要兼顧學術創見與普及性,難度非常高,但《公民哲學》作為一本學術著作,其文字表述卻深入淺出,而且內容切合臺灣的處境,是寫給臺灣讀者的一本書,值得我們好好珍視。

註:關於《公民儒學》的介紹,可參閱陳康寧(2020),〈臺灣是否能發展出自己的民主理論?──以鄧育仁的「公民儒學」為考察對象〉,《思想》第40期,頁63-94。

Be First to Comment

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