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莊雅婷:把手弄髒只為求真相的研究——評《走出貧窮》

文/莊雅婷(臺北大學經濟學系助理教授)

自從2006年穆罕默德.尤努斯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之後,關於微型貸款的討論如雨後春筍般,各種微型貸款的服務也在發展中國家受到重視,微型貸款的理論和實踐都成為現代扶貧政策當中不可或缺的一項金融服務。

微型貸款顧名思義是小額的貸款,大部分是貸款,後來也有存錢還有保險類型的金融工具,而服務的對象大多是窮人,利息一般來說比銀行高很多,以社群互相擔保的方式借款,還款率非常高。當時得獎的原因是這項服務補足了窮人對於金融服務需求的缺口,而還款率之高顯示了這是一項永續的服務。不過微型貸款在行之有年後,也有各種批評的聲音,包含利息過高是一種不道德的手段,以及金融商品多以貸款為主沒有更多彈性的工具。

在一片微型貸款的政策討論中,真要了解如何讓這些所謂的窮人的銀行(也就是微型貸款機構)更確實完成扶貧目標,我首推《走出貧窮》一書,這本書根據窮人的財務日記,詳細了解窮人現金流裡面的限制與實況,而唯有抽絲剝繭窮人的現金流,才能補足金融機構服務的不足。

一般的政府或非營利組織在考慮扶貧的金融相關政策時,多半只看到第一項收入低的限制,卻沒有看到更深層的問題,因此所規劃出來的各種財務工具自然不符合窮人的需求。

把手弄髒的研究方法

第一次知道這本書,是這本書2009年成書的時候,也是我剛進入發展經濟學學術領域的時候。

乘著諾貝爾和平獎的光環,當時的學者和NGO界大力討論微型貸款理論與實務,那些年,我曾有幸為當時美國著名的微型貸款機構FINCA International,還有當時研究微型貸款的知名學術機構Innovation for Poverty Action(IPA)做研究員,使用各種評估的計量工具,分析微型貸款的效益,沉浸在這股討論微型貸款的浪潮。

而這本書卻是在一個量化研究為政策討論王道的浪潮中,所出現的一本非主流方法的政策分析書籍,所以當時很吸引我的注意。其一因為本書的作者之一強納森.梅鐸(Jonathan Morduch)和我當時IPA的老闆耶魯大學教授丁.卡倫(Dean Karlan)是朋友,其二是我好奇身為經濟學家的梅鐸,為何用一種不那麼經濟學的方式呈現這個議題,反而是一種兼具質化與量化的混合式方法。

直至今日,使用日記分析的方法在各社會科學都還是十分少見,這也是當時的創舉,即便書本已經很老了,裡面的洞見仍切合各種扶貧政策的討論,雖然這樣類型的著作與方法沒辦法改寫發在經濟學界的主流期刊,但我認為這種把手弄髒的研究方法,是在充斥數學或模型世界的經濟學界難能可貴的精神。

作者們與250個家庭合作,用財務日記的方法詳細記載窮人各種正式與非正式的現金流,每個月至少需要探訪對象兩次,涵蓋了孟加拉、印度、南非的貧窮家庭,甚至是所謂世界銀行定義的赤貧家庭。而作者們也認為,唯有這樣的方式,才能知道真正的收入或支出是發生在什麼時候、以怎樣的形式流入或流出,真實了解這群家庭生活的限制,這是一般只看資產負債表的方式看不到的。簡而言之,他們觀察到窮人的財務組合,最大的特點就是收入低、不固定又無法預測,且缺乏可靠的理財工具,一般的政府或非營利組織在考慮扶貧的金融相關政策時,多半只看到第一項收入低的限制,卻沒有看到更深層的問題,因此所規劃出來的各種財務工具自然不符合窮人的需求。

在這樣一頁頁被整理解讀的財務日記中,我彷彿讀到一個個栩栩如生的故事,那些可怕突如其來的喪病意外、那些歡喜支出卻龐大到傷腦筋的喜慶,都在這些現金流的敘述中活了過來。

貧窮下「不得不」建立的金錢關係

作者們也在書中精彩的用家庭發生的各種情況去闡述他們如何依賴社群間非正式的金融關係,這是一種必然、也是一種詛咒,因為窮人家庭的收入不穩定,正式金融機構無法滿足他們預測不到的臨時需求,所以必須仰賴社群的借貸,才能度過難關。

但這些「不得不」建立的金錢關係,也促使窮人們即便不喜歡和某些人有非正式的金錢往來,也還是得靠著這些籌錢管道,以保障生活穩當。也因為管理金錢的複雜度,與接踵而來的不確定性與風險,窮人們的計畫趕不上變化,常常沒辦法把握好的機會。

書中點出了很多一般人的誤解,比方其實窮人並不是不理財的,而是一直積極地在管理錢,正因為少所以才更靈活使用各種金融管道。再者,窮人借高利貸是一種無可奈何,因為正式金融機構的貸款很少借這麼小額又有這麼短的期限,這些不固定的借貸需求,導致他們需要尋求一般人較難以理解的高利息借款(但作者在第五章有說明把窮人借款利率看成一種費用更為貼切,因為這些貸款都很短期,使用年利率去計算是一種誤導)。

微型貸款背後的個人故事

書中也很精采敘述許多非正式社團的功能還有變革,比方儲蓄社、互助會等很多都有存錢及借錢的功能,這部分的社團各國都有,類似台灣的標會。而借錢與存錢,對窮人來說,意義很相近,因為缺乏可靠的存錢與借錢管道,很多非正式的管道都提供了金融風險管理的功能,但即便是這樣,這些非正式的管道,還是有一層永遠去不掉的不確定性或風險。和台灣的標會一樣,雖然有互助合作的功能,但還是頻頻有倒會的風險傳出。

在這樣一頁頁被整理解讀的財務日記中,我彷彿讀到一個個栩栩如生的故事,那些可怕突如其來的喪病意外、那些歡喜支出卻龐大到傷腦筋的喜慶,都在這些現金流的敘述中活了過來。

我回想起博士班那年,我深入印度鄉間中去做探索性的研究調查,遇見了一群女士,她們說話語氣像媽媽、像阿嬤,她們說起存款俱樂部的故事,也有提到她們社團的記帳本子,我想這些本子裡可能也一筆筆記下了那些不確定的風險、不可預測的現金流,也反應了當代金融機構或非營利機構所能強化的缺口——更可靠、更彈性,也更符合窮人日常需求的金融服務。

最後, 如果你想看微型貸款理性模型的一面, 我推薦搭配看強納森. 梅鐸的The Economics of Microfinance,這本書呈現微型貸款理論的部分,搭配簡單的經濟學模型去解釋為什麼微型貸款的服務內容長這樣、為什麼微型貸款可以提供成功永續的服務,比較類似微型貸款的教科書,而理論背後的故事,以及來龍去脈,你一定要看《走出貧窮》。

 

(本文摘錄並編選自戴芮.柯林斯等著《走出貧窮:250個底層家庭日記揭示的解答與希望》(聯經,2021)推薦序,小標題為編者擬。)

| 相關閱讀 |

《走出貧窮:250個底層家庭日記揭示的解答與希望》

- 購書去 -

Be First to Comment

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