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張中復:當前中國穆斯林的挑戰、危機與轉機

編按:2021年12月8日,政大歷史系學會舉辦了「你可能不知道伊斯蘭:當前中國穆斯林的挑戰、危機與轉機」專題講座。活動邀請了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張中復教授擔任主講、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劉祥光教授主持,從中國伊斯蘭社會歷史、族群文化等方面,探討當今中國穆斯林所面對的挑戰與難題,以及其未來發展趨勢。

| 講者簡介 |   

講者:張中復
現任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系副教授,研究專長為中國民族史、中國穆斯林民族社會文化、民族志與田野調查、維語。

主持:劉祥光
現任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教授,研究專場為宋史、中國近世社會文化及教育史。

什麼是伊斯蘭教?長久以來,伊斯蘭文明有哪些被忽略的特徵?張中復教授首先指出,伊斯蘭教具有鮮明的「一神教」(monotheism)特徵。若從詞源解釋,作為動名詞的「伊斯蘭」(al-Islam)是順從、和平之意;而「穆斯林」(al-Muslim)是指伊斯蘭教徒、回教徒;波斯文寫作Musulman,漢文典籍中則譯為「木速蠻」。

張中復指出,整個伊斯蘭文明在人類漫長發展歷史中具有經常被忽略的重要性,伊斯蘭在中世紀時期就對外擴張,在西方文明史中的「薩拉森文明」(Saracen),可說是早於西方統治世界之前,第一波不徹底的全球化,也是現代全球化的原型(prototype)。在歐洲陷入黑暗時代時,伊斯蘭世界則保持了希臘羅馬的精隨,就像一座中世紀的冰箱,讓希臘羅馬的文明不會因為黑暗時代而腐敗。

在過去一千年來,穆斯林在中國分別以「回」與「清真」這兩個專屬的概念,作為在以漢人為主的社會中,維持我群意識與信仰實踐的憑藉。

伊斯蘭族群在中國

在中國,伊斯蘭族群主要有兩個區塊,第一個區塊是在中國內地說漢語的回族,或稱回民,即所謂Chinese-speaking Muslims,在清代則稱為「漢回」;另一個區塊,則是在新疆,主要說突厥語的維吾爾、哈薩克、柯爾克孜、烏茲別克、塔塔爾、薩拉等族群,在清代被稱為「纏回」;另外還有說波斯語的塔吉克人。

穆斯林在中國發展出了特殊的互動意義,例如域外穆斯林在中國大範圍的「離散」(diaspora)與「華化」(Sinicizing),形成了「在地化」(localization)現象;此外,透過族群溯源(ethnogenesis)與天房情結(Mecca complex),穆斯林藉由自身的宗教信仰與實踐,建構出了自我認同的意識與異群觀(images of others),形成了「族群化」(ethnicization)的現象。

張中復將中國在文化方面與東亞的整體互形容為「出超」,例如向周邊輸出儒家、語言、典章制度等等;但是在宗教方面,中國則是大幅「入超」,包含佛教、伊斯蘭、基督教等宗教全都是外來的。而相較於其他宗教在傳入中國後,會引發漢人改信,伊斯蘭不積極對外傳教的特點,則使自己發展出族群化的特徵。張中復指出,現在一般都是用信仰該宗教在總人口中佔比,來判定個國家歸類是否屬於伊斯蘭國家,大家於是很難想像伊斯蘭在中國社會的深入與廣泛程度。

在過去一千年來,穆斯林在中國分別以「回」與「清真」這兩個專屬的概念,作為在以漢人為主的社會中,維持我群意識與信仰實踐的憑藉。其中「回」是表音詞,其源頭可上溯至古代邊族回紇、回鶻(Uyghur)等詞。而「清真」則是表義,是中文裡對於伊斯蘭一神教本質的描述,用以區別其他的多神信仰,從而強化穆斯林族群邊界(ethnic boundaries)的意識。

中國穆斯林群體與漢人已有千百年的互動模式,民間發展出許多機制來避免衝突,例如有些漢人在豬年的時候選擇不張貼豬年海報,或者運送宰豬屠體時不會經過回民居住的路。

千百年來,中國穆斯林與漢人的良好互動機制

根據伊斯蘭最重要的經典《古蘭經》,明文指出豬肉、自死物、血液、形貌醜陋、性情兇猛者,或未以經名宰殺者都禁止食用,此外菸酒也一概視為禁忌。而伊斯蘭的嚴格禁豬傳統則與把豬當成重要生計來源的漢人形成鮮明對比。

阿拉伯語的halal(清真、哈拉),是合法的、正當的,也是指主命、聖行與教律所允許的事;haram(不清真、哈拉姆),則是非法的、違法的、令人厭惡的,也是清真的反義詞。穆斯林從生活中遵守戒律,一方面可以在群體內部強化對穆斯林共同體「烏瑪」(Umma)的認同,對外則可以將自身與異教徒(kafir)及所有haram進行區隔。

張中復表示,中國穆斯林群體與漢人已有千百年的互動模式,民間發展出許多機制來避免衝突,例如有些漢人在豬年的時候選擇不張貼豬年海報,或者運送宰豬屠體時不會經過回民居住的路。這都顯示民間底層知道文化上如何自我節制以及做出區隔。

2005年台灣曾發生綜藝節目主持人吳宗憲,在節目上稱穆斯林不吃豬肉,是因為先知穆罕默德曾因喝豬奶獲救,所以後代不吃豬肉以報恩。引發穆斯林群體群情激憤,事後吳宗憲也道歉。張中復說,在台灣鹿港和台西的部分泉州移民原先就是回教徒,但隨著閩南化後已經沒有伊斯蘭信仰,但許多文化習慣仍然遺傳下來,例如家裡祭祀祖先時不會放豬肉,理由是因為祖先不吃豬肉。因此在一些民間民族誌的記載中,確實有過這樣的「報恩說」,說是祖先被豬救過,這是一種文化變遷下,後代對於自己祖先的善意解讀。

伊斯蘭國家大多在中國的新疆政策議題上靜默,原因當然包含中國近年的一帶一路已經形成戰略同盟趨勢。此外,也由於中國的政策至少在名義上不是要「消滅伊斯蘭」,而是「打擊宗教極端主義」。

伊斯蘭恐懼症的出現與疑慮

但是近年來隨著網路的興起,也出現一些「穆黑」現象,就是一般說的伊斯蘭恐懼症(Islamophobia),或者仇視穆斯林的現象。根本原因還是出於對非我族類的無知與刻板印象,從而形成偏見甚至歧視。

近日隨著美國對北京冬奧全面發起「外交抵制」,新疆人權議題在中美地緣政治衝突下再度被推上了新一輪熱度高峰。張中復指出,新疆人權議題與台灣,目前都成為美國的有利籌碼。而中國則透過「高科技維穩」,希望把在新疆的治理經驗上升為「新疆模式」。由於過去疆獨運動曾經有過暴力化的發展,而暴力化的發展則又讓中共合理化自身的高壓手段。

張中復表示,最怕中共用把這當成「數學問題」,例如覺得只要能讓幾十億人的中國崛起,犧牲區區 2500萬的穆斯林人口也沒關係。不過,他也樂觀表示,從歷史離看,宗教不可能被政治解決或取代,判斷伊斯蘭的文化不會因此就在中國走下坡。

張中復認為,伊斯蘭國家大多在中國的新疆政策議題上靜默,原因當然包含中國近年的一帶一路已經形成戰略同盟趨勢。此外,也由於中國的政策至少在名義上不是要「消滅伊斯蘭」,而是「打擊宗教極端主義」。由於每個伊斯蘭國家內部也都有原教旨主義,中國的政策彷彿就像鄰居家教訓小孩,也會對其他國家的原教旨主義者形成警告作用,所以有些伊斯蘭國家反而叫好。

| 推薦閱讀 |

《大英博物館裡的伊斯蘭史》

- 購書去 -

Be First to Comment

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