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岩波新書的細膩與缺憾:《中華的成立》洞見微小、止於大觀

文/方金平(澳洲國立大學亞太學院歷史系博士候選人

作者已然大膽推測孔子可能有著褐色或藍色眼睛,但對於如何理解這一事例卻惜墨如金,相當可惜。

日本學者素來以獨特的東亞視野與扎實的考證功夫在全球的中國史研究中別樹一幟。近月聯經將日本岩波書店的新一套中國通史翻譯為繁體中文出版,華文學林自然受益不少。尤其通史雖然一般為面向大眾的讀物,但撰作過程極具挑戰,甚至比專史困難。作者需要在汪洋史海中把握關鍵史事,勾勒時代走向,在以小見大之際不致以偏蓋全;論述又要詳略得宜,無失行文重心,相當考驗作者的學問、眼光與筆法。

細膩書寫歷史的細節

由渡邊信一郎執筆的第一冊《中華的成立》就堪為通史寫作的上佳範例。本作自上古黃河流域各文明的發軔起始,涵蓋至唐代安史之亂爆發前夕,上下凡三千年的浩瀚歷史。面對如此漫長的年月,而在不足三百書頁的篇幅,作者有意識地將歷史在不同的時間維度下呈現。

如作者自述,本作係集中於兩個層次說明時空的變化,分別是以五百年乃至上千年單位、衣食住行方面的「社會生活」改變,以及以百年為單位、政治與社會制度的更新,如支撐王權的政治與經濟組織等(頁25-26)。作者希望在探討橫跨千古的大趨向時,亦反映較短時間內發生的結構性轉變,在宏觀視野下不失具體細節的呈現。誠如作者自言,如此方針會冷待了政治史上的耀眼英雄,但筆者也同意其辯解:要觀察此三千年間的歷史與變化,這確實是有效的方法(頁26)。

在全書的方方面面,作者都能貫徹此方針,令讀者在掌握中國的總體發展方向時,對關鍵的歷史有細緻了解。如在討論上古的經濟模式時,作者特意提到一萬年前的華北農耕,如何與狩獵並重,而在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中擴大為基礎的經濟活動,到在三千年前的龍山文化下華北成為穩固的農耕社會(頁39)。這是對了解農耕如何成為日後中國的基本經濟活動是十分重要的一筆。而在此經濟結構的基礎上,作者在論說殷周的邦國體制時,就談到「納貢——重新分配」的機制。

簡而言之,殷周的中央王廷在收取藩國的土產或貢品後會將之重新分配到其他屬邦。其時來自南海的寶螺尤其明顯,在殷墟的大墓有不少發現,西周的銘文中亦有王廷將寶螺賜予各地,重新分配的記載(頁60)。如此細節能令讀者明白殷周王權如何透過將收的資源向其他附庸國調度來維持彼此關係,進而了解殷周王權得以運作的原因,是相當能以小見大的關鍵、具體細節。

另外,作者在論述歷史趨勢時,尚能在許些問題上對現時學界觀點上加以批判,以作新論,更是不可多得。作者渡邊氏本身尤力於中國古代財政史的研究,因而對於社會經濟制度別具洞見,並反映於本作當中。例如對於北朝乃至唐前期盛行的均田制,作者特別提醒「均田」一稱的問題。

因為據作者的研究,該稱只是西漢王嘉以及東魏魏收等人的著作所用,歷代的官方文件中從未以此稱呼田制,因此「嚴格來說,中國並沒有稱之為『均田制』的一套制度。」(頁264)雖然這只是名號問題,作者亦無否定中國存在一套可被人稱為「均田」的制度,但這一見解在汗牛充棟的均田制研究中少有提及,而且名號背後牽涉的是官方如何理解其自身田制的問題,是亦值得關注。這番洞見亦再次反映日本學者一貫對史料的細緻掌握,以及對相關史事細節的敏銳觸覺。

然則在南北政權皆自命正統的南北朝,乃至以北朝為基礎統一中土的隋唐時代,時人又如何理解「中國」呢?仍是純粹的地理名詞還是帶有正統意味的政治符號呢?

何謂「中國」?仍有待釐清

不過,有別於一般無特定主題的通史,作者將本作題為「中華的成立」。在此標題下,本作應提出作者對「中華」的理解,再步步述說在本作涵蓋的時間段內,中土的發展如何導向該一「中華」的成立。

事實上,作者在導言中亦指,希望能透過本作說明「『中國』如何成為『中國』」以及「何謂『中國』」(頁11-15)。然而,本作仍集中於解釋歷代中土政權的運轉與興亡,而未有直接回答其自身設定的問題;對於相關的細節,也未有充分討論。

如作者在第一章提到,山東省臨淄有春秋時代的遺骨出土,但其DNA排序不似現代漢族屬於東亞人類集團,卻在現代土耳其人及現代歐洲人之間,而尤近於後者。雖然春秋時代的臨淄人已書寫漢字,但其族群的組成與現代漢族不同(頁34)。這個發現相當有趣,然則如何具體說明「中華的成立」呢?作者卻未有解釋。

今日圍繞「中華」的國族論述常常訴諸於血緣,謂「中華民族」的血脈可追溯至遠古云云。那麼此一考古發現說明的是「漢族」在古代並不是一以血緣為紐帶的族群嗎?還是什麼呢?當然,春秋時代漢朝未興,或未可言「漢族」,那麼在本作涉及的較後時段,如漢唐之時又如何?如果未有相關的考古可以討論,也可在文獻上討論。

事實上,學界有研究認為在唐代文獻中的「漢人」並不是一文化族群(ethnic group)的標籤而純粹指唐朝治下的人民。那麼「漢人」在歷史上是一實有的群體,還是今人回溯史料時,想當然爾的另類「想像同共體」呢?作者已然大膽推測孔子可能有著褐色或藍色眼睛(頁34),但對於如何理解這一事例卻惜墨如金,相當可惜。

另外,雖然作者亦有討論「中國」一詞在上古及秦漢時如何應用,但未有將之延續到南北朝以及唐代。但眾所周知,並如作者指出,古籍中的「中國」與其在現代華文的意義不同,前者或只是一指稱長江以北的華北地區的地理名詞(頁191)。然則在南北政權皆自命正統的南北朝,乃至以北朝為基礎統一中土的隋唐時代,時人又如何理解「中國」呢?仍是純粹的地理名詞還是帶有正統意味的政治符號呢?這正正是回應作者自身提出「『中國』如何成為『中國』」,即古代「中國」概念如何演化成今日「中國」概念的關鍵,但作者卻未有伸延討論。

總而言之,本作於闡釋上古至唐前半期的歷史發展時,能把握解釋時代走向的重點史實,釋述精巧,誠為佳作。若能對若干部分再作討論,定更能符合讀者的期望。

 

(本文標題及小標題為編者擬)

| 閱讀推薦 |

岩波新書.中國的歷史1:中華的成立

- 購書去 -

| 全套購買 |

【岩波新書.中國的歷史】:中華的成立、江南的發展、草原的稱霸、陸海的交會、中國的形成

- 購書去 -

Be First to Comment

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