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馬來西亞政治史中的幽靈與禁忌——《思想》雜誌43期搶先看

五一三,對台灣讀者而言或許是組陌生的數字,卻是馬來西亞歷史上無法抹去的創痛,也是至今仍然不可明說的敏感詞。1969年5月13日,馬來西亞獨立後的第3次選舉中,反對黨以逾半的得票率首次超過聯盟政府,也因此刺激了執政聯盟的馬來人支持者,爆發流血衝突。根據官方數據,共有196人在這場騷亂喪生;而這場悲劇事後也被當局者定性為「種族暴亂」,並常年對此緘默其詞。

2019年,臺灣馬華文學評論家張錦忠教授在中山大學籌辦了「後五一三馬來西亞文學與文化表述」學術研討會,會議上部分論文分別從政治影響、受難者口述、文學再現等不同角度作出探討,從而促成了本期《思想》雜誌的專題。此外,本期雜誌亦收錄了關於其他地域的革命、抗爭、民間工作的專文。五一三並不僅是種族問題的舊聞,它仍然猶如幽靈般圍繞著馬來西亞、離散的馬華群體、乃至整個東亞政治語境;對於身處其中的我們而言,五一三也不止是參照,更是同一時空下的對話及回音。

我們摘錄了今期《思想》雜誌文章中的精彩觀點,如欲閱讀全本,請至文章最下方選取購書鏈接。

五一三,突破記憶的禁忌場

五一三事件在馬來西亞境內仍是一個禁忌的話題,雖不是完全不能說,也不是真的被忘記,但是政治的禁忌與歷史的包袱使得五一三事件造成的創傷至今無法平復,是以「五一三」幾乎以一種幽靈的狀態出沒在作者的記述與常民的回憶之間。這種幽靈的狀態反映的是官方記憶的僵硬與固著,但也突出了受害社群創痛之深重,不因官方的忽視而遺忘。這也顯示了文學作品與常民記憶或許才是歷史真實之所在。

—— 王智明:〈前言〉

王智明,現任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副研究員,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與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合聘副教授。研究領域為亞裔美國文學、文化研究以及學術建制與思想史。著有專書Transpacific Articulations: Student Migration and the Remaking of Asian America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13)。

事實上,除了官方論述之外,五一三事件從來沒有真正公開議論,自然也從未成為一項嚴肅的學術議題,因此它的真實仍只存在於民間。正由於此民間性,它自然留下更多的想像空間,以及更多不一致、甚至模糊的地帶。這使得其歷史面目顯示了複數性和多層次性,這即是為何「五一三」被認為是「記憶政治」(memory politics)的一項顯例。 在戒嚴時刻,政府通過强硬的外在制度、法規……將事件匯聚成習而不察的集體認知(從報章可見)——沒有族群歧視,其中更强化了私會黨、共產黨的匪類形象,顯見當局如何利用媒體之構框,定調了「五一三事件」騷亂性質中的共產黨徒與私會黨因素。顯然的,此處可見,在戒嚴時刻,報紙的功能之一在於透過記者(官方提供的訊息)類型化的報導,將複雜的種族暴動、騷亂賦予結構空白化與秩序,形成集體化的知識符碼,成爲人民認知事件的基本視野,甚至簡化的真相。由於新聞能夠創造出記憶空間,這可能是後來集體記憶分歧形成的導因之一:「不接受而苦悶、壓抑」或「接受」的兩種態度。

—— 許德發:〈戒嚴時刻的報章表述與日常生活:中巫報章中的「五一三」敘事與官方論述的型塑〉

許德發,馬來西亞蘇丹依德里斯教育大學中文系高級講師、華社研究中心董事。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近代思想、馬來西亞華人文化思想與政治研究。

記憶和敘說是公民的政治權利,但礙於種族威權政體的打壓,在五一三事件失去親人的家屬,只能私下將冤屈轉化為「鬼魂」之說表達不滿,而不能公開訴說或正式提出控訴。在這起衝突事件,這些家屬不僅失去親人,也被剝奪領回遺體和處理喪事的權利。政府雖然在墓園為逝者立碑,但卻劃一地把逝者的身分化約為抽象的「五一三事件死難者」身分。重建墓碑是家屬嘗試奪回處理親人死亡主動權的方式,並重構死難者的身分,讓他們不再僅僅只是抽象的「五一三事件死難者」。

—— 傅向紅:〈入殮如建檔:遺體、隔離的記憶與五一三事件個體敘事〉

傅向紅,馬來西亞理科大學(Universiti Sains Malaysia)社會科學院講師。從人文、社會科學角度思考身體、疾病、公共衛生、國族、現代性等議題,近年也對記憶政治產生興趣。曾發表的論文有〈跨國性與國族主義:後煞斯東亞與東南亞的伍連德記憶爭論〉、〈雙溪毛糯麻風病院的雙重勝利敘事〉等等。

文學如何再現歷史創傷?

事隔50年後,五一三的幽靈依然盤桓在馬來西亞的天空,形成漢娜奧卡芙小說書名所謂的「天空沉重」,顯然還猶待安魂。有關五一三事件的文學創作雖非汗牛充棟,但也不在少數。這篇論文討論了不同種族、世代及語文的作家與作品,包括黃錦樹的小說〈開往中國的慢船〉、林玉玲的回憶錄《月白的臉》與小說《馨香與金箔》,以及漢娜奧卡芙的小說《天空沉重》,以展現這些作家如何以自己的獨特方式為五一三的幽靈安魂——甚至於為50年前五一三事件的蒙難者安靈。

—— 李有成:〈五一三的幽靈〉

李有成,曾任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其學術近著有他者三部曲,包括《他者》、《離散》及《記憶》,另有詩集《迷路蝴蝶》等。

以英語創作的馬來西亞作家處理了許多對於馬來西亞來說重要的議題與事件,雖然他們的存在持續在這個國家中被邊緣化。五一三事件是許多這些作家作品中的主題。這個事件持續作為一個暴力的歷史性時刻,一道在50年後仍舊顯而易見且刻骨銘心的傷口。它常常像隻信天翁一樣被掛在馬來西亞人的脖子上,一道重壓在人民身上的詛咒,因為這場事件再度發生的可能性常被可恥的政治人物不斷重申。可是,馬來西亞作家們以謹慎及敏感的方式來處理這個事件,並不是因為審查法的存在,而是因為他們藉由書寫來面對及接受它,並且尋找讓這個國家治癒這道傷口且繼續向前的方法。

—— 馬拉基.愛德溫.維塔馬尼(Malachi Edwin Vethamani):〈1969年5月13日種族暴亂:馬來西亞的歷史創傷〉(沈昆賢譯)

馬拉基.愛德溫.維塔馬尼(Malachi Edwin Vethamani),諾丁罕大學馬來西亞校區英文學院的院長,並擔任現代英文文學的教授,於2021年1月退休。他曾在東南亞地區的諸多大學裡任教,也是兩份馬來西亞全國性報紙的專欄作家。著有兩本詩集和一個短篇故事集,並且編纂了第一本英語馬來西亞文學書目和兩本重要的馬來文學選集。

沈昆賢,臺大外文系碩士, 目前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校區亞洲語言與文化系攻讀博士,研究華語語系文學與電影。

一定程度上來說,馬來西亞華裔在書寫五一三事件的痛苦時所運用的描述式語言與防衛性語氣,反映出他們在後創傷階段情緒及精神上的固著性。如此這般「受傷」的語言,似乎就成了馬來西亞華語書寫的內建基因。另一方面,即便當今的馬來作家從一開始就遵守處方式的準則,推崇高於任何作者意圖的「人性」,他們也不會全然忽略五一三事件帶來的後創傷結果。悲劇發生50年後,面對種族和諧的想望,五一三事件仍是令人坐立難安的議題,而馬來作家從未放棄處理此一悲劇的可能性。

—— 郭紫薇:〈創傷後:馬來與馬華作家對513事件的心理比較〉(劉羿宏譯)

郭紫薇,現任馬來西亞世紀大學資深講師、馬來西亞華人作家協會一員及《離散與文化批評國際期刊》助理編輯。研究包括馬來西亞文學、文學倫理學批評、第二外語教學和教育學。除人文研究外,也參與多項雙語或三語(含括馬來文、英文和中文)的翻譯計畫。

劉羿宏,夏威夷大學美國研究博士,現任中研院歐美所博士後研究員,研究主題為:文化冷戰下的愛荷華作家工作坊與國際寫作計畫,以及亞裔美國文學。

誰的抗爭?誰的革命?

革命在20世紀究竟產生了多大的正面價值,是一個可以持續研究的課題,在革命以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而降臨人世時,它的客觀性和必然性的歷史進程的確在很大程度上超乎了人們價值選擇的界限,它不是以人們的主觀偏好而是依據時代的各種客觀條件與形勢變化決定著社會的發展。但是,在革命大致落下帷幕時,面對革命製造的各種神話的破滅以及革命風暴席捲之下所形成的一系列思想廢墟,任何一個嚴肅的歷史學家和思想史家,都必須在直面歷史和現實的同時,對革命在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心理包括生態領域所造成災難性後果,作出價值評價和價值批判:革命是有助於人類文明的進步還是後退到人類的野蠻狀態?

——榮劍:〈為革命招魂?: 評汪暉新著《世紀的誕生》〉

榮劍,獨立學者,著有《民主論》、《馬克思晚年的創造性探索》、《社會批判的理論與方法》等專書,以及論文多篇。2019年在香港出版《山重水複的中國:榮劍演講及對話錄》。

過去十多年香港政治思想的激進化已帶來以下結果:政治由工具性手段轉化成終極追求目標,「尋求現狀的徹底破壞以換來重生」等論述亦已得到初步確立;而隨著和平抗爭和公民抗命的沒落,暴力抗爭亦正式登場,然當中仍有繼續激進化的廣闊空間。換言之,香港政治思想的激進化現時依然處於發展階段,遠遠未見盡頭。然而,2020年7月國安法的頒行大大提高了香港人的抗爭成本,那嚴刑峻法能否阻擋政治思想激進化的進程?未來數年香港會否再爆發新一波社會運動?若出現新一輪抗爭,下一階段的政治思想激進化又會如何呈現?就讓我們拭目以待。

—— 許偉恒:〈香港政治思想激進化之路〉

許偉恒,旅台香港人。研究領域為兩漢歷史、六四歷史及香港歷史。著有《六四十問》,並曾於《思想》第40期發表論文〈陳寅恪先生晚年學術論文釋證〉。

《五一三的幽靈(思想43)》

- 購書去 -

Be First to Comment

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