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王梅香:東南亞文化冷戰——美國新聞處及其文化宣傳(1953-1969)

記錄 / 郭佩瑜(國立政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博士生)

編按:台灣戰後的發展經驗與歷程,深植於美蘇全球冷戰和東亞地緣政治結構變局的動態影響之中,但從台灣自身經驗和觀點出發的「冷戰研究」,因並不歸屬於特定學門/學科建制的範疇,所以長期以來並未受到應有的重視。2022年,台大地理系、政大國發所和政大台史所,三個機構共同策劃合辦「冷戰下的台灣與世界」系列講座,向台灣學界和社會大眾分享他們多年的研究成果,並透過不同取徑的研究方法,和各種類型檔案資料交互運用的交流激盪,共同描繪下一個世代,台灣「冷戰研究」的議程與路向。2022年10月21日,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王梅香以「東南亞文化冷戰:美國新聞處及其文化宣傳」為主題,深入討論了東南亞的文化冷戰、美國在各地的文化宣傳經驗,並提出未來可行的研究方向。

| 講者簡介 |   

講者:王梅香(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主持人:林果顯(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何謂「文化冷戰」

提到「美援」,一般容易直接聯想到政治、經濟、軍事等領域,不過,王梅香老師分享其個人研究歷程,「美援文化存在嗎?」這個問題啟發了她的「文化冷戰」研究之路。文化冷戰是一種「思想戰」,是一場意識形態上的戰爭,指的是在冷戰時期,透過文化藝術來實現戰略目的。王梅香老師引用日本學者土屋由香的研究——冷戰與科技的關係,說明相對於容易產生「有形成果」的科技領域,透過文字、音符等符號系統,傳遞的文化是比較不容易被覺察的領域,開啟本場講座的主題——冷戰時,美國如何進行意識形態的戰爭?

1953年,美國成立美國新聞總署(United States Information Agency, USIA)來支持美國官方的公共外交政策,目的是為了讓更多外國民眾了解美國及其價值,進而促進美國的國家利益。遍佈世界各地的美國新聞處(United States Information Service, USIS,以下簡稱美新處)就是USIA在海外進行文化宣傳相關工作的組織。

跳脫結構框架的限制,採取突顯微觀、網絡的權力分析觀點,並著重不同地域、不同中介者的差異,而正是這種差異使得各地美新處呈現不同的面貌。

相關研究的發展與觀點

進入正題之前,王梅香老師介紹「文化冷戰」的研究發展,早期以歐洲為中心的討論最為廣泛,2000年以後亞洲的學者及部分的歐美學者注意到的亞洲(主要為日、韓)的文化冷戰並展開相關研究。在這些研究中,論述多採取兩元的論述模式(支配與被支配),也受限於史料的來源,多偏向英美詮釋下的「文化冷戰」。不過,近年來,開始有蘇聯方面的研究論述出現,以及美國與蘇聯以外的國家與人民如何參與文化冷戰,未來隨著相關研究的發展,文化冷戰的研究也會越來越豐富。目前討論「文化冷戰」,大致上可以分為三種不同的研究觀點:

  1. 控制觀點:在此觀點下,為了強調美國的宰制地位,容易陷入二元對立或者靜態的思考。
  2. 中介觀點:文化帝國主義研究關注在權力實施者與接受者之間的「中介者」(包括組織、在地的文化工作者)角色。特別是注重權力在不同地方的運作與作用,而權力的作用還會受到中介者不同的特質而有所差異。例如民間企業、非政府組織、在地文化人的人際網絡、宗教組織。
  3. 互惠觀點:在地文化人與美國權力是「贊助」的關係,同床異夢、各取所需。

王梅香老師梳理上述研究觀點,引導本場講座要傳達的研究觀點,跳脫結構框架的限制,採取突顯微觀、網絡的權力分析觀點,並著重不同地域、不同中介者的差異,而正是這種差異使得各地美新處呈現不同的面貌。

台港是透過國家私營網絡;新馬受到英國影響,採取英美協商模式;而泰國則是以更複雜的鑲嵌的自主性的模式運作,這些差異也讓各地美新處具有不同特色。

東南亞的文化冷戰

王梅香老師基於上述研究觀點,在陳建忠「美援文藝體制」的基礎上,以雜誌與書籍這兩種宣傳媒介作為分析重點,並舉台港、新馬與泰國為例,說明美新處在這些地方所期望達到的成果、實際運作狀況,以及權力的運作模式都是不同的。台港是透過國家私營網絡;新馬受到英國影響,採取英美協商模式;而泰國則是以更複雜的鑲嵌的自主性的模式運作,這些差異也讓各地美新處具有不同特色。

  1. 國家私營網絡:台港美新處

台灣與香港的地理面積雖然不大,卻是冷戰時期,美國「東南亞華文宣傳品的中心」(尤其是香港)。在台灣方面,美國將自由中國(台灣)定位為「亞洲全區域自由華人的基地和避難所」。對於香港,美國則希望香港成為削弱共產主義力量,促成反共勢力的集結,提高香港對美國的了解。

冷戰時期,台港互相密切,在一定程度上,共享一個權力運作的模式,也就是國家私營網絡。國家與私營部門(民間團體、非政府組織等)的合作,這種合作可以分成文學翻譯、文學改寫與文學創作三個不同部分。其中又以結合反共與愛情的小說更契合東南亞讀者的喜好,能夠更廣泛的接觸淺在的讀者。美新處察覺這個現象後,開始與在地的文化人合作。例如,1954年,香港美新處與親國民黨的文化人黎劍虹合作出版《小說報》,這是一種三毫子小說,許多香港重要的作家都曾經參與這種通俗的作品。

在台港地區,另一個重要的合作對象就是亞洲基金會,這個組織相當廣泛的資助台灣的知識份子或者大學、研究機構等組織,也包括資助台灣知識份子赴美留學。除此之外,亞洲基金會也集結美國民間、教會、大學的力量向亞洲地區捐贈為數可觀的書籍。

相對於新馬與泰國而言,美國在台灣的文化宣傳工作是比較順利的,在冷戰時期,台灣各地美新處幾乎等於文青的潮流所在。

《小說報》封面。圖片來源:典藏台灣
  1. 英美協商模式:新馬美新處

美國對馬來亞的規劃,包括強化對共產主義的抵抗,並促進親美的輿論。然而有舊殖民者英國的存在且共產主義發展較早的馬來亞,都讓美新處在這個地方進行文化宣傳的難度提高,達到的成果遠不如預期。這主要是一方面,共產黨早已進入馬來亞發展,另一方面則是英國相當積極參與馬來亞的反顛覆行動,因此美新處所有計劃都必須與英國國家團隊的相應組織協調。

不過,受限於閱讀條件與反美的氛圍下,馬來亞各地美新處雖有譯書計畫,也提供免費的出版品,但能夠接觸到的讀者相當有限。為了尋求突破,以馬來亞聯邦的名義設立民眾圖書館,主要圖書源自英國與美國機構的捐贈。這種透過在地組織,模糊權力來源的方式,在新馬比較不容易受到左派陣營的攻擊,進而達到宣傳的效果,這也是英美協商模式運作的結果。

有別於新馬美新處的不順利,由亞洲基金會支持的香港「友聯」文化人,在燕歸來的牽線下,前往馬來亞進行的青年文化活動與傳媒活動受到當地一部分人士的歡迎,包括創辦《蕉風》、《學生周報》,成立學友會等。這也顯示透過非官方組織較容易被接受,評價也較為正面。不過,即使透過友聯,美國在此處的文化宣傳成果仍然相當有限。

《蕉風》雜誌1955創刊號。相片來源:維基百科
《中國學生周報》創刊號。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1. 鑲嵌的自主性:曼谷美新處

美國對泰國的規劃是強化當地的反共活動,並固守與自由世界的合作關係,提高國民對經濟、政治、社會安定發展的關注。不過,對於從來沒被殖民過的泰國,對外來勢力保持一定的戒心,美國如何展開文化宣傳活動?美國駐泰國大使曾表示:「泰國今天的問題主要源於海外華人的存在」,這段話也反應在曼谷美新處啟動的譯書計畫。

泰國的譯書計畫,除了一般的譯書計畫,美國也與泰國官方與民間合作,甚至也有由泰國民間主動提出譯書需求,希望美國出資協助,更特別案例是泰國當地的英文老師希望翻譯一本書籍,但並不尋求美新處的經濟協助,而是希望美新處提供傳記相關訊息。也就是說,泰國的譯書的主導權並不全然掌握在美國的手中,其中牽涉到更多元、更複雜、更細緻過程。

除了譯書之外,曼谷美新處另一個重要任務是影響當地的意見領袖,嘗試將美方策略與在地的需求與組織進行整合。其中比較特別的是,在泰國社會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宗教領袖比丘也是美國文化宣傳工作的對象之一。不過,同樣是美國系統的亞洲基金會則批評美新處在泰國的文化宣傳工作,亞洲基金會認為任何發展計劃,必須出自泰國在地人的意願,亞洲基金會才會予以協助。在這個前提下,亞洲基金會所主導的比丘教育訓練,採取非共、多元文化的宣傳立場,進行各種新知識教育訓練、國際交流,可是卻反而產生非預期的結果,亦即加速比丘遠離農村,這與美國期待比丘學成後回到村落,影響在地居民的預期心理完全相反。此外,泰國的行動圖書館計畫是透過在地青年佛教徒協會居中協調泰國政府與亞洲基金會,最終促成行動圖書館的成立。從譯書主導權的多樣化、意見領袖的訓練、行動圖書館的成立可以發現泰國美新處是在鑲嵌自主性的權力模式下運作。

美新處與亞洲基金會內部或者跨國知識份子(例如友聯)等行動者,根據每個人的角色與取向不同,行動的結果也可能是不同的。

代結語

本場講座,王美香老師透過台港、新馬與泰國美新處的案例,說明美國透過國家私營網絡進行文化宣傳有兩個益處。其一是有政治隱蔽的作用;其二是以最小的金額達到最高的效益的經濟樽節作用。美新處在這些地方的運作,也顯示國家私營網絡是相當複雜的,牽涉到的國家也不僅止於美國,在新馬還必須考慮英國的作用。在台港、新馬與泰國也可以發現出版品作為慢速媒體的貢獻是不受地形與城鄉差距的限制,可是所受到的限制也一目了然,一旦當地的識字率不高,宣傳影響的範圍就侷限於權力菁英。

此外,美新處與亞洲基金會內部或者跨國知識份子(例如友聯)等行動者,根據每個人的角色與取向不同,行動的結果也可能是不同的。最後,亞洲基金會非共的多元立場,是採取「吸引」他人認同其價值,強調文化宣傳的接受者的「自願」。美國在台港、新馬與泰國不同的文化宣傳經驗,也回應王梅香老師最初所提到的,文化相對於科技而言,不僅不容易被覺察,也不容易產生成果,或者成果超出預期,這或許也說明了思想戰、意識形態戰爭複雜之所在。

總結與討論

主持人林果顯老師總結本場講座的重要性並提出未來相關研究可能的研究取徑。從本場講座可以發現,文化冷戰的研究中,許多研究著重不同時期的差異或者強調個人影響,而王梅香老師的研究則採取整體性、具有理論性架構的概念來論述各地美新處的情況,提供一個比較不同的研究視角。此外,王梅香老師的研究中,並不是為了證成USIA對東南亞各地的地區規劃(Country Plan),而是作為背景,透過分析不同的案例的差異,試圖與既定論述進行理論性的對話,包括國家私營網絡、英美協商模式或者鑲嵌的自主性都屬於這一類的範疇,並努力在各地不同的特殊狀況中找到理論性的意義。相對地,由於梅香老師的研究,著重於實際執行的情況與各地如何回應美國的規劃,分析的對象偏重書籍與雜誌,因此,對於USIA的內控機制,例如問卷、研究案等就較少有相關的討論。現今台灣社會注重問卷調查、民意調查的現象,與當時台灣美新處所傳達的經驗也有一定的關係。

本場講座的最後環節,與會者與王梅香老師之間有一些重要的交流與討論。有關香港特殊性的問題,王梅香老師認為直接將香港歸類在西方陣營確實有爭議,因為冷戰時期的香港社會存在各種不同聲音,左派陣營也同時在香港進行文化宣傳,對於香港的分析的確應該再更細緻化,例如愛國左派與文化保守主義有不同的立場,也有不同的文化主張。從美國的檔案也可以發現,香港這些不同群體的立場與聲音,也影響美國在香港所提出的文化策略。香港的多元也回應了王梅香老師對「文化冷戰」的研究觀點,在二元對立與單一論述之外,不應該忽視雙方存在的互動關係。不過,王梅香老師同時也提醒,美國的史料大多反應美國的觀點,未來若有更多方的史料或許能更進一步的認識香港的狀況。

關於台灣在美國文化冷戰體系的特殊性問題,王梅香老師認為這是研究文化冷戰的學者共同的課題。她認為台灣的情況也許因為麥卡錫的個人影響或者其他層面的因素,但從結果來看,文化冷戰在台灣相對的活絡,對台灣文化界、文學界所造成的影響也遠比在新馬或泰國大,至於在其他地方是否有相同的現象,則有待未來繼續研究。

 

延伸閱讀:

Be First to Comment

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