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瞿宛文:研究台灣土地改革,看見自身過去的軌跡

記錄/呂季儒

編按:2022年2月,聯經出版了學者瞿宛文的研究著作《農村土地改革與工業化》,本書呈現高度複雜的四大公司民營化過程,探究作為地價補償的出售公營事業的選取、估價、發行股票與輔導等過程,以及其涉及的政商博弈。5月5日,「農村土地改革與工業化」研討會在中央研究院舉行,活動由「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發展與人口研究計畫」主辦,邀請到了講者瞿宛文,以及與談人薛化元、劉瑞華、林子新、侯嘉星等,由陳永發、蔡明璋擔任主持。本文為瞿宛文在研討會中發表專書簡報之摘要。(* 本場講座紀要已獲講者授權撰寫、刊發。)

| 講者簡介 |

瞿宛文,美國史丹佛(Stanford)大學經濟學博士。現為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曾任中研院研究員、臺灣大學城鄉所與經濟系兼任教授。研究著重於台灣與東亞經濟發展,近來也開始探討中國大陸經濟相關議題。曾任《台灣社會研究季刊》主編與社長。著作包括《中國產業的發展模式:探索產業政策的角色》、《台灣的不成功轉型:民主化與經濟發展》、《台灣戰後經濟發展的源起:後進發展的為何與如何》、與安士敦(Alice H. Amsden)合著的《超越後進發展:台灣的產業升級策略》、《全球化下的台灣經濟》、《經濟成長的機制》等。

本次的座談為瞿宛文農村土地改革與工業化的新書發表會。瞿宛文為美國史丹佛大學經濟學博士,現為中央研究院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擔任研究員。研究專長包括(新興工業化國家)經濟發展、產業政策和產業經濟學,重要著作如《中國產業的發展模式:探索產業政策的角色》、《台灣的不成功轉型:民主化與經濟發展》和《台灣戰後經濟發展的源起:後進發展的為何與如何》等,是為研究臺灣、乃至於東亞地區的政經結構和歷史的重要大家。

臺灣是一個非常特別的例子,因為它是少數、或者說是唯一一個開發中國家,將農村土改與民營化連結

耕者有其田與四大公司民營化

本書的主題主要環繞「臺灣四大公司股票作為地價補償」這一問題。為配合土地改革政策「375減租」和「公地放領」,國民政府於1953年實行「耕者有其田」政策,因此大量徵收出租耕地。為了補償地主,國府將地價補償中的三成以四大公司(台灣水泥公司、台灣紙業公司、台灣農林公司及台灣工礦公司)的股票作為給付,因此將四大公司民營化,把股票分發給地主。而本書便在呈現這項政策的過程和前因後果。

民國50年代耕者有其田與耕者有其糧的廣告文宣。相片來源:維基百科

瞿宛文指出,這項政策無論從何處、何地來看都有其特殊性。因為民營化常發生在先進國或是轉型經濟的過程中。因為涉及「公/私」爭議,它往往也反映出國家和社會在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之間的看法和選擇,因此轉型經濟的私有化或公有化的後續也成為重要的關注點。然而臺灣是一個非常特別的例子,因為它是少數、或者說是唯一一個開發中國家,將農村土改與民營化連結:將國有公司民營化,作為國家土地改革政策補償,因此有促進農業資本轉型往工業資本的意味。

然而這場土地改革和民營化是否成功?雖然改革過程大致順利,但瞿宛文認為,並非土改或民營化就能造就這個結果,但卻達到了一個互補的作用,成就了後續的工業化歷程。

瞿宛文:《農村土地改革與工業化:重探台灣戰後四大公司民營化的前因後果》(聯經,2022)

時代背景:動力和條件

瞿宛文提醒,行動者為何有這個動力,是理解歷史的重要條件。因此他認為國府的土地改革政策,其實要放回中國現代革命、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爭奪現代中國管理權力的鬥爭中去理解。正是因為鬥爭失敗,國民黨撤退來台,因而在台展開了一個國民黨版本的土地改革計劃。

換句話說,土地改革的動力事實上與國共競爭攸關。加上接收了日本殖民時期在台發展的現代化設備,國府的資源委員會又有經營日本遺留產業的能力,因此最終順利地組織起來。

但在確立政策的過程中,例如決定徵收原則、徵收數量、補償方式和選擇補償標時,其實也是經歷了一場涉及政治高層、經建與地政官僚、本省菁英及四大公司員工之間的博弈。為了要藉著土改推動臺灣現代化和工業化發生,同時也在安撫本地菁英。

要建立現代的工業企業,需組成有共識的經營團隊,否則在眾多大小股東的惡性鬥爭下,反而可能使得公司分崩離析,成為轉型的一項重要挑戰。

背景之後:一些有趣的延伸議題

  1. 範圍有限,宣示性強,影響仍大

就結果來看,政策最終允許每戶地主保留三甲出租耕地,使得土地徵收範圍有限,受影響的個人地主戶數僅佔總戶數14%,因此所需的地價補償的三成之數額並不龐大。但即使範圍有限,瞿宛文認為政策仍有革命性的影響和意涵。因為它是一個由上而下的「強制性」現代化政策,它清楚的傳達了國民黨政府的政策方向。限制且改變了以往地主依賴農地地租維生的方式,預示性的指出一條朝往工業化推進的路。

  1. 與蘇聯東歐轉型比較

1990年代蘇聯東歐轉型,多以休克療法來私有化國營企業,卻導致既得利益者爭奪資產,形成寡頭政治(oligarchs)的局面。

相較之下,臺灣的民營化條件更佳。政治秩序穩定,加上當時臺灣已屬市場經濟,四大公司民營化範圍有限,更多的是起了一種引導作用,而非創造新的特權階級。再者,官僚體系主導的民營化過程未出現官商勾結或貪腐等亂象,雖然不乏積極參與過程的本地菁英,或者一些既存的大小地主差異使得土改更利於資源多和較適應工商社會的人群。然而土改所造成的不平衡仍遠優於蘇聯東歐地區的經濟轉型,更別提土改的「平均化」效果,有利於佃農改善整體生活水平。

  1. 本省菁英積極參與

政策過程中,臺灣臨時省議會的角色尤為關鍵。省議會在政策實行一年前,便通過決議全面考察各公營事業,或邀請官方代表與全體省議員進行座談。雖然各縣市議會較偏好現金與債券作為補償,因為公營事業股票仍有「套牢」的風險,然而省議會與之意見相左,反而提案欲提高股票比例,增加搭配比例為四成。這或許也與省議員普遍教育程度較高、有留學經驗或接觸現代工商業的經驗較多的緣故。

  1. 民營化輔導辦法/博弈,員工反彈

如上面曾提及,參與轉型博弈角力的人眾多,其中相對弱勢的就是四大公司的員工。員工們便組成了一個聯誼會,會員多是公司中上層幹部,並且多是外省籍,具有較高的學歷(清華、北大或留學經驗)。後來也聯合起來組織抗議,其中最駭人聽聞的一項事件便是:在經濟部《輔導辦法》公佈的前一日,他們在台北各報紙刊登了一則廣告「工礦、農林、紙業、水泥四公司全體員工及眷屬十萬餘人『正告』經濟部長尹仲容」。

這個舉動在戒嚴時期可說是非常嚴重,但他們的抗議仍未產生效果,政府隨後採取較安撫性的手段「酌情寬恕,免就刑責」,並未追究責任。

  1. 輔導企業的兩難.民營化的挑戰

另外,成立現代工業企業是一個新的挑戰。台灣的工業化主要是戰後開始,日殖時期有限的工業企業主要是日資,它並未扶植本地資本或培訓本地的技術管理人力,因此經營現代的工業企業是一項新事物。

例如當時省議會希望政府能持續提供公司優惠和輔導,包括給予資金便利、斟酌減稅,針對公司經營、技術或原物料方面都予以協助等,然而過多的輔助卻可能導致公司失去競爭力,增加依賴性。觀察東亞普遍的成功關鍵,瞿宛文指出「優惠依據績效標準,有獎有懲,促進競爭,提升生產力,保護有條件、有期限」是企業能夠發展出競爭力的要件。反觀拉丁美洲經驗,沒有期限和條件的保護,反而造就虛幻的成長膨脹。

再者,要建立現代的工業企業,需組成有共識的經營團隊,否則在眾多大小股東的惡性鬥爭下,反而可能使得公司分崩離析,成為轉型的一項重要挑戰。

《農村土地改革與工業化》研討會會議簡報截圖。圖片來源:當天會議截圖

瞿宛文認為「他的總體眼光」,便是想要將政治、文化、經濟、歷史等都擺在落後地區或後進地區「追求現代化,發展經濟」的一個角度去觀看。

發展的未竟之路:持續觀察、持續挑戰

四大公司民營化是否成功?瞿宛文認為答案應是成敗參半。例如就日後的經營情況來看,台泥最成功,但台紙和農林則失敗了。而售出的工礦農林47個單位,也不乏成功的經營者(如士林電機、中和紡織、南港橡膠等),但剩餘公股組成的台灣農工企業則不盡理想。

拉高層次來看,政府的政策確實帶動農業生產持續成長,並引導工業化歷程得以展開,帶動臺灣整體經濟成長,創造諸多發展機會。然而土地改革和民營化是否成功?瞿宛文表示「成功施行,成果由成功的工業化支持」。

然而本書的另一項重要意義應從該書的研究方法出發。《農村土地改革與工業化》一書看似專注於單一事件,然而在分析的過程中實則涵蓋了多方議題,如政治、經濟、社會和歷史等。這其實是瞿宛文嘗試透過此書因而開啟的一項試驗和挑戰。

瞿宛文認為,當代的社會科學界越來越強調專業化,但過度強調專業化卻可能造成了狹窄化的趨勢。對於「跨界」,例如在經濟學領域中,許多學者往往認為某些議題涉及其他專業,因此無須處理。這樣看似是一種對於專業的尊重,然而瞿宛文提醒聽眾:在現實世界中,世界並不會如此壁壘分明。因此《農村土地改革與工業化》是一項試驗,同時也是瞿宛文深切的反思。

講談尾聲,瞿宛文以法國歷史學家費爾南・布勞岱爾(Fernand Braudel)對「總體史」的提倡為例。布勞岱爾推崇討論「事實的總和」,縱使難以全面的敘述和體現,但布勞岱爾認為關鍵在於保持一種「總體的眼光」。例如研究者是在一種什麼樣大的問題意識下進行問題的討論?進而嘗試重建出整體。

從閱讀布勞岱爾中得到的安慰,使得瞿宛文受到激勵,十分想學習布勞岱爾的研究精神和方法。瞿宛文認為「他的總體眼光」,便是想要將政治、文化、經濟、歷史等都擺在落後地區或後進地區「追求現代化,發展經濟」的一個角度去觀看。雖然這個視野是種掙扎,因為「我們」並非西方,我們也發現我們落後於西方,因此想要發展跟現代化,這便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它包含了種種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即使到今日,人們仍會看見自身過去的軌跡,無論用何種角度去理解,瞿宛文鼓勵大家:要去看到自己過去的路徑,這對於做研究來說,才是有幫助的。

延伸閱讀:

| 閱讀推薦 |

瞿宛文:《農村土地改革與工業化:重探台灣戰後四大公司民營化的前因後果》

- 購書去 -

Be First to Comment

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