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鍾秩維:同情的現實——讀柯慶明教授《中國文學的美感》

文/鍾秩維(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專任教師)

柯慶明教授著作等身,乃是享譽國際的中國文學研究者。柯教授的治學興趣多元廣泛,主題橫跨文學與美學;在方法上,柯教授一方面重視文本的精讀,意義的詮解,另一方面,他也透過某種史學史(historiography)的視角鉤沉特定時代文學美言說背後的集體感知模式,藉以探討文藝論述生產所牽涉的語境和體制原因;而古典中國文學的流變則是貫串其人學術生涯核心的思考對象。

不論研究取徑依循的是前一種或後一種路線,文學作品的解讀有賴於深入文本肌理——或用柯教授偏愛的詞:「同情」——的剖析,更是《中國文學的美感》一以貫之的治學精神。

綜上所述,《中國文學的美感》毋寧是切入柯慶明學說最適宜的敲門磚:本書在架構上由《詩經》、《楚辭》而漢唐宋詩,從《史記》、唐宋文以迄於明清傳奇,大開大闔,擘劃了一脈相承的文學史格局;不過除了強調綿延連續外,柯教授也深度釐清歷朝文章、歷代詩歌——譬如〈試論漢詩、唐詩、宋詩的美感特質〉——差異的審美觀念,並且指出表達手法的不同其實體現著異時空文人感知模式的遞嬗:換句話說,歷史亦有其斷裂的不一致之處。

前者顯示的固然是柯慶明教授對文學史的承衍賡續始終不變的關心,而後者展現的無非屬於本文以史學史稱之的後設關懷;不過不論研究取徑依循的是前一種或後一種路線,文學作品的解讀有賴於深入文本肌理——或用柯教授偏愛的詞:「同情」——的剖析,更是《中國文學的美感》一以貫之的治學精神。毫不誇張地說,《中國文學的美感》實為理解古代經典的寶山,字裏行間充滿柯慶明教授對古人翰藻如珠玉般的獨到見解,值得我們接續推敲著墨。

柯慶明:《中國文學的美感(增訂新版)》(聯經,2022)

《中國文學的美感》不僅是柯慶明教授學問的集大成之作,它也是中國文學與美學研究的又一座里程碑。柯教授在此書中開展的思辨議題,開闢的恢弘視野,為我們的人文學界做出貢獻,也提出挑戰。

而從晚近重新在學界引領風潮的「抒情傳統」理路來看,《中國文學的美感》也是一本重要的里程碑著作。

柯慶明教授一方面與抒情傳統論述的形構密切相關;他著述的論文,他參與的學術社群現已成為抒情傳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另外一方面,柯慶明教授也屢屢對抒情傳統論述提出異議:首先,柯教授強調中國文學不只有抒情的傳統,它至少還包括敘述的傳統,而且敘述作品美感表達的複雜性絲毫不遜色於抒情詩文。

柯慶明教授環繞敘述美典的分析在〈中國文學之美的價值性〉及其「附錄」(為樂蘅軍教授所著的《意志與命運:中國古典小說世界觀綜論》所做的序)中有充分的發揮。更進一步地,在〈中國古典詩的美學性格〉一文中,柯教授也就中國抒情詩差異的美學表現再做「何為詩、詩何為」的細緻區別,大致可分為:以內容劃分的「言志」與「神韻」傳統,以及藉由形式來分辨的「格律」與「格調」派別。如此一來,即使在抒情傳統的內部,究竟是均質性高,抑或差異性大,也不再顛撲不破。

樂蘅軍:《意志與命運:中國古典小說世界觀綜論》(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21)

對柯教授來說,旨在言志的詩人著重詩歌訴諸現實世界的倫理反應,相較之下,重點在神韻的詩人比較注意詩意氛圍合乎美的經營。言志與神韻在中國詩歌史(或者:抒情傳統)上此消彼長的演變,可見柯慶明教授在〈從「現實反應」到「抒情表現」:略論〈古詩十九首〉與中國詩歌的發展〉這篇有名的文章中慧眼獨具的詳實分析;而其人在〈愛情與時代的辯證:《牡丹亭》的憂患意識〉一文為才子佳人欲生欲死的纏綿鋪奠脈絡,亦即花園之外(以及文本之外)內憂外患的時代語境,所關涉的毋寧也是言志與神韻——現實反應與抒情表現——間的辯難與辯證。

整體而言,《中國文學的美感》不僅是柯慶明教授學問的集大成之作,它也是中國文學與美學研究的又一座里程碑。柯教授在此書中開展的思辨議題,開闢的恢弘視野,為我們的人文學界做出貢獻,也提出挑戰。閱讀《中國文學的美感》因此擺盪在「奇文共欣賞」所喚起的的喜悅,以及「疑義相與析」激發的對話兩端。而透過「相」互的「共」讀而溝通交談,「一個人的文學」(見張淑香教授的〈跋〉)終究也將蛻變為「我們的文學」。

延伸閱讀:

| 新書速遞 |

柯慶明:《中國文學的美感(增訂新版)》

- 購書去 -

Be First to Comment

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