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穎欣:當華人身份愈來愈固化,我們是否遺忘了馬華的駁雜?

2021年12月21日,由國立清華大學亞太/文化研究中心等機構主辦的「超克『華人』:馬華文化主體的建構與制約」講座在線上進行。講座邀請了學者蘇穎欣,討論半世紀來華社從「發明傳統」、「去中國性」到「公民轉向」,說明其主體性論述的想像與制約,同時提出批判思考以華人身份作為主體的可能。

閱讀更多...

傅向紅:五一三,裝載馬來西亞歷史碎屑的墓園(二之一)

發生於1969年的五一三事件,主要影響西馬半島的中、北部幾個主要城市,以首都吉隆坡的死傷人數最多。相比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和馬來亞緊急時期,這場衝突事件的死亡人數並不多,但卻對馬來西亞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帶來重大影響。有關該暴力事件的記憶以及它所象徵的意義,是馬來西亞不同政治勢力角力的場域。

閱讀更多...

馬來西亞政治史中的幽靈與禁忌——《思想》雜誌43期搶先看

2019年,臺灣馬華文學評論家張錦忠教授在中山大學籌辦了「後五一三馬來西亞文學與文化表述」學術研討會,會議上部分論文分別從政治影響、受難者口述、文學再現等不同角度作出探討,從而促成了本期《思想》雜誌的專題。此外,本期雜誌亦收錄了關於其他地域的革命、抗爭、民間工作的專文。五一三並不僅是種族問題的舊聞,它仍然猶如幽靈般圍繞著馬來西亞、離散的馬華群體、乃至整個東亞政治語境。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