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鴨巴甸讀書札記】市井之「途」——從《香港街市》閱讀城市肌理

文/sf(思想空間專欄作家)

每年一到七月,就會發現香港書店裡會有不少新書上架,其中都不乏佳作,細想之下才意識到這應當和一年一度的香港書展有關。雖然香港書展過去也備受批評,但那時更多只是關於書展定位、閱讀文化如何培養等論爭;但今時今日,書展已經容不下一些不受當局歡迎的人與作品,政治的陰霾與三年疫症導致人流不再,讓今年書展失色不少。

然而這不等於香港的出版業便是一潭死水、士氣不再。儘管時勢艱難、市道不易,但業界依然各出奇謀,除了不得不反覆變陣的民間「香港人書展」與各獨立書店的努力外,出版社與作者仍在文字世界中尋找他們的書寫空間,繼續記錄及論述香港這座浮城。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一直是我十分關注的出版社之一,他們近來也趁著書展出了不少好書,其中最吸引我的便包括嶺南大學歷史系徐頌雯教授撰寫的香港街市:日常建築裏的城市脈絡(1842-1980)。(註:「街市」即傳統市場)

隨著香港社會對本土歷史的熱衷,香港近代歷史書寫是近年出版業的重要主題,而建築這題目也慢慢進入了人們的視野。除了特色建築的介紹以外,近年也興起了對現代主義建築的記錄與普及教育。而徐教授這本《香港街市》的特色在於,她從街市這一公共建築及公共空間入手,既介紹了殖民地年代公共街市的設計、興建、建築特色,也從中帶出殖民政府的食物政策、城市發展策略、衛生政策的演變。

徐教授本身是註冊建築師,專攻近代中國及香港的房屋、建築和城市規劃歷史,過去數年也在電台主持普及建築知識的節目,頗擅長於將學院知識轉化為有益公眾的文本。《香港街市》史料紮實之餘,行文亦相當通達生動,加上書本配有不少歷史照片、地圖、建築物繪圖等,讓整個閱讀旅程十分愉悅。我在閱讀此書時,經常在文字、圖例、註釋中往返來回,妙趣橫生,愛不釋卷。我雖然不是建築專業出身,但因為徐頌雯教授的出色書寫,在閱讀此書後也有很豐富的收獲。

徐頌雯:《香港街市——日常建築裏的城市脈絡(1842-1981)》(香港中文大學,2022)

這些空間體驗構成了我城百年以來居民們對城市的認知,成為了記憶中的基層底色。

街市空間,記憶中的基層底色

讀完這書後我才意識到,書中提到的不少街市,至今依然以不同形式存在著。這意味著這些街市及其建築並不只是功能性地、服務於一時一地的市民,而是香港這城市的重要構成部份,甚至可以把它理解為社區的樞紐、節點。香港第一個公眾街市乃中環街市,成立於開埠之初。早前重新開放的「中環街市」,其建築已不再擔當街市的角色,而是在歷史建築活化計劃下搖身一變成為商業、文化性質的空間。這座建築物,是建於上世紀50年代的第四代街市,充滿了現代主義流線型風格,是當代公共建築的重要範例。更讓我驚訝的是,早在1845年,「第一政府街市」已座落於現在中環街市的位置,而其地皮範圍也於1895年時確定——原來寸土寸金的中環市中心,百多年來都是公共街市;而周遭的空間佈局,某程度上也因為這街市的存在而被保留下來,城市與社區的歷史感及共同記憶也因而變得可能。

同樣地,至今還在運作的上環市政大廈,身處於1913年落成的「南便上環街市」的地皮上;現在改名為「西港城」的古典主義建築物,是1906年已落成的「北便上環街市」。20世紀初建立的芒角咀街市、西灣河街市、香港仔街市也好,戰後興建的灣仔街市、油麻地街市、必列啫士街街市、燈籠洲街市等也好,現在要不仍屹立於最初的位置、要不就只是在區內稍作移動。部份街市或已不再興旺、甚至關閉,又或建築物已被改建過數次,但它們依然是區內的重要地標。不得不提的是,興建於1919年的大澳開放式街市(註:大澳是位於香港新界大嶼山西部的漁村),到今天仍然存在及運作,而街市的基本設計,則仍然沿用一百年以前就興建好的結構。這座於偏遠地區的大澳街市,是迄今唯一僅存的開放式街式,乃香港城市演變及街市發展的活化石。

2013年的大澳街市。相片來源:維基百科用戶-Wpcpey

從一個區、一條街的角度,街市建築物構成了城市的空間與風景。如果再微觀一點去感受的話,街市本身的設計、建材,則造就了市民們對空間的共同體驗。試想當年光顧香港仔海旁的開放式街的街坊們,他們或許有的住洋樓,有的住山邊木屋,有的是漁民,但街市的攤檔設計、有筒瓦屋頂、街市旁健康中心的廣州紅磚砌成的牆身,則成為他們的共同記憶,烙下了「政府街市就是此等模樣」的概念。而近百年間造訪北便上環街市的街坊,雖然很可能說不出「愛德華時期建築」這樣的專有名詞,但多少年來他們已習慣了花崗岩砌成的石基,廣州紅磚及廈門磚的築砌與裝飾,荷蘭式的山牆及塔斯卡尼柱式等。同理,光顧灣仔街市、中環街市或油麻地街市的市民,會記得這些建築物以簡單線條營造出的立面,會記住流線形的牆身轉角,混凝土的簷篷,水磨石鋪面的扶手樓梯,混凝土的枱位,一排排的帶狀窗口。這些空間體驗構成了我城百年以來居民們對城市的認知,成為了記憶中的基層底色。

政府因土地短缺、而希望趕小販上樓的做法,因與市民習慣相背,而達不到預期效果,這也正好反映了資本與生活需求之間的矛盾……

從街市變遷,看香港城市發展問題

香港公共街市的設計,既受到建築思潮演進的影響,同時也是建築創新的開路者。比如較早期建造的第二代中環街市、南便及北便上環街市等,便受到愛德華時期古典主義建築風格的強烈影響。但隨著公共街市的需求日殷、而殖民政府經費有限,殖民政府便開始探索更節省成本、更現代的物料和建築方法,如在開放式街市中使用混凝土配鋼筋、水泥等物料。現代主義的建築思潮於1930年代在歐洲興起,當時上海租界在這方面的探索較香港領先。30年代,市政局主席曾到上海考察,並建議當局借鑑上海在街市建築上的經驗,也間接促成了戰後中環街市、灣仔街市、油麻地街市、燈籠洲街市等經典現代主義建築作品的落成。長期以來,香港的公共建築是由港英政府的建築師及工程師主導,他們的作品也與商業建築互相輝映,構築起香港這座城市。今天要回顧香港建築的現代主義運動,徐敬植、司徒惠、巴馬丹拿等建築師及建築事務所固然關鍵,而港英政府的工務局、及後的建築署,也同樣是不應被忽略的重要推手。

第二代中環街市建築。相片來源:維基共享

在書的尾聲作者也談及,後來港英政府興建的單棟多層公共街市,漸漸不再那麼受歡迎,更有些街市因空置率太高而被關閉。這一來與政府為了平衡物價、促進競爭,於上世紀中葉開放攤販可以在公共街市以外的商舖售買更多樣化的食物有關(早年殖民政府為了公共衛生的考慮,要求肉類、鮮魚等必需要在街市內售賣;街舖只能賣蔬菜、鹹魚等);但另一方面不可忽視的原因,是隨著市區土地日益稀缺,政府越來越有意欲透過多層公共街市來「收納」更多攤販,以騰出路面空間。但多層的街市卻有違市民生活習慣,而導致生意冷清、活力不足。上世紀80年代以降,香港政府已不再興建單棟式公眾街市,改為建造綜合性多層市政大廈(集街市、文娛康樂場地、公共圖書館於一身),以更有效地利用有限土地。然而,多層街市人流不足的情況仍然頗為普遍。政府因土地短缺、而希望趕小販上樓的做法,因與市民習慣相背,而達不到預期效果,這也正好反映了資本與生活需求之間的矛盾,某程度上也是香港城市發展過程中難以跨越、但又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土瓜灣市政大廈暨政府合署。相片來源:維基共享

面對大環境的變化,我們有時不免容易失去信心,不知道尚能為這座城市做點甚麼。而徐教授的這本新作,正要告訴我們:即便是生活中濕碎(零碎)如買餸、煮飯、行街市(買菜、煮飯、逛市場)的事情,仍然能以小見大,見微知著。我們還有很多途徑、很多方法去認識及論述這座城市,這也意味著我們亦能找到不同的方法去營造這裡。近年香港政府推出了「街市現代化」計劃,有意改變過去的街市政策,而本書中談及的單棟街市未來去向如何,其實存在著很大的問號。對繼續在香港生活的人來說,未來這裡的挑戰,除了來自客觀環境的變化,大概還有我們自己的識見、想像力以及毅力。但願《香港街市》的出版,能給更多人帶來啟發與新的想像,也讓未來針對街市、食物政策、公共空間的討論可以更為豐富。

延伸閱讀:

Be First to Comment

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