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Search - 聯經思想空間 Linking Vision
– 聯經思想空間  Linking Vision
Back
  • HOME
  • 思想策劃
    • 月度專題
      • 意猶未盡的思想交鋒
    • 思想選書
    • 學人專訪
    • 重磅對話
  • 專題
    • 尋找李一冰
    • 敬悼林毓生
    • 夢回宋朝
    • 重讀余英時
    • 高陽誕辰百年
    • 烏克蘭之殤
    • 岩波新書 · 中國的歷史
    • 更多專題…
  • 思潮
    • 評論
    • 趨勢
    • 文化
  • 歷史
    • 大寫史
    • 民間史
    • 學門史
  • 專欄
    • 學術講座搖滾區
    • 聯經書訊
    • 《思想》雜誌
    • 思想音樂
    • 哲學軌跡 | 曾瑞明
    • 我的香港大學 | 陳祖為
    • 中途下車 | 沐羽
    • 鴨巴甸讀書札記 | sf
    • 美好年代 | 林雪虹
    • 這麼近,那麼遠 | 朴鮮姬
    • 思想部落客
    • 四季書評
  • 活動
    • 林載爵:以書會友,再次乾杯《酒党党魁經眼錄》1/8
    • 新書分享
    • 過往活動
首頁 > 歷史 > Page 5

王智明:留學而學留,矛盾與必然——評江勇振《楚材晉育》

王智明

2022年,是中國學生赴美國留學150週年。20世紀初留美熱潮掀起,逐漸演變成「楚材晉『育』」運動。歷史學者江勇振的專著《楚材晉育:中國留美學生,1872-1931》,為讀者揭開這段過往。

閱讀更多...

區龍宇:做一個清醒的人——紀念向青

區龍宇

2022年7月6日,托派社會運動者、「先驅社」(前新苗社)創立者之一向青在澳門辭世,享壽100歲。向青生於1922 年,曾就讀於西南聯合大學……

閱讀更多...

陳康寧:從反省到跨越,如何重新思考「中華文化」?——讀《帝國與文明》

陳康寧

陳康寧為《帝國與文明:政治思想的全球轉向》撰評,與讀者一同思考帝國、殖民與文明和思想的發展之間,有著怎樣的辯證互動關係。

閱讀更多...

彼德.梵科潘(Peter Frankopan):世界的神經中樞系統,被主流歷史遺忘的絲綢之路

彼德.梵科潘(Peter Frankopan)

2022年聯經出版了著名歷史學者Peter Frankopan的作品《十字軍首役》,這本書挑戰了近千年來,學術界對十字軍首役歷史的表述與研究成果……

閱讀更多...

林載爵x涂豐恩:在不同的時代,如何把故事說好?臺灣的中國歷史出版轉變

聯經出版

這是聯經出版發行人林載爵與總編輯涂豐恩總編輯,第一次同台討論中國史書寫的歷史發展,分享他們求學階段所閱讀的中國通史作品。這兩位不同世代歷史學習者的閱讀歷程……

閱讀更多...

專訪楊儒賓(二之二):做不討好的研究,追尋更廣闊的歷史時空

轉載文章

楊儒賓不禁發出感嘆,類似的話在《1949禮讚》也屢次提到:「台灣海峽兩岸人民各有他們的1949,1949之於新中國,主要是政治的意義;1949之於新台灣,則是文化的意義。」

閱讀更多...

專訪楊儒賓(二之一):在過去與未來之間,民國作為一種精神力量

轉載文章

2019年10月,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與楊儒賓進行專訪,探討了晚明與現代性、中華民國、辛亥革命、五四運動、1949、台灣的民主工程與儒家,並論及其思考理路與治學經驗。

閱讀更多...

郭岱君:戰爭從未遠離——為今日與未來,重探歷史

郭岱君

2006年蔣介石日記在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院檔案館開放,震動了全球中國研究學界。蔣日記為認識20世紀中國打開了一扇門,許多撲朔迷離、真相未明的歷史事件終獲理解的脈絡…

閱讀更多...

專訪瞿宛文:土地改革,是我研究台灣經濟發展史時繞不過去的路標

何欣潔

在《農村土地改革與工業化》出世後,土地改革,這一座在台灣經濟發展史上繞不過去的路標,瞿宛文十餘年來的紮實研究,可以此書作為暫時的句點,替這座路標做了歷史性的考察與書寫……

閱讀更多...

王明珂:從古代走到當代,原初社群的身份認同與命運轉變

蘇培鈺

2022年4月27日,北大文研舉辦講座,邀請了台灣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特邀訪問教授王明珂,以「走向文明的歷程——原初社群觀點與假說」為題展開演講。

閱讀更多...
« 上一頁 Page1 Page2 Page3 Page4 Page5 Page6 Page7 Page8 下一頁 »
王智明:留學而學留,矛盾與必然——評江勇振《楚材晉育》
王智明
區龍宇:做一個清醒的人——紀念向青
區龍宇
陳康寧:從反省到跨越,如何重新思考「中華文化」?——讀《帝國與文明》
陳康寧
彼德.梵科潘(Peter Frankopan):世界的神經中樞系統,被主流歷史遺忘的絲綢之路
彼德.梵科潘(Peter Frankopan)
林載爵x涂豐恩:在不同的時代,如何把故事說好?臺灣的中國歷史出版轉變
聯經出版
專訪楊儒賓(二之二):做不討好的研究,追尋更廣闊的歷史時空
轉載文章
專訪楊儒賓(二之一):在過去與未來之間,民國作為一種精神力量
轉載文章
郭岱君:戰爭從未遠離——為今日與未來,重探歷史
郭岱君
專訪瞿宛文:土地改革,是我研究台灣經濟發展史時繞不過去的路標
何欣潔
王明珂:從古代走到當代,原初社群的身份認同與命運轉變
蘇培鈺
« 上一頁 下一頁 »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聯經出版 @ 2021聯經思想空間 Linking Vi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