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苦與反抗:陳健民.獄中書簡》新書分享會(台南 · 高雄)
2019年,社會學者陳健民被香港政府認定為佔領中環運動領導人之一,被判入獄16個月。從大學講堂到社運街頭再到監獄牢籠,陳健民留下了這本見證香港苦痛、反思過往與未來的《受苦與反抗:陳健民·獄中書簡》。這是一本寫給香港的書,卻再也無法在香港出版。
2019年,社會學者陳健民被香港政府認定為佔領中環運動領導人之一,被判入獄16個月。從大學講堂到社運街頭再到監獄牢籠,陳健民留下了這本見證香港苦痛、反思過往與未來的《受苦與反抗:陳健民·獄中書簡》。這是一本寫給香港的書,卻再也無法在香港出版。
為什麼會著迷看獄中的書寫?陳健民在座談會中會分享他從索忍尼辛《古拉格群島》、潘霍華《獄中書簡》、金大中《Prison Writings》、哈維爾《獄中書──致妻子奧爾嘉》和曼德拉《漫漫民主路》中得到的啟示, 讓他體會到爭取公義的代價、面對苦難的精神力量和在孤寂中生成的智慧。
陳健民(本書作者)和江明修,結緣於多年來對華人公民社會的研究,和促進兩岸三地相關的學者和NGO的交流。此座談會是兩人久別重逢的一次學術對話,也是對現今社會的深刻思索。
3月5日(六)臺灣早上9點,聯經有幸邀請到作者宋怡明教授與臺師大的江柏煒教授就《被統治的藝術:中華帝國晚期的日常政治》進行新書座談,連總編輯涂豐恩也忍不住親自擔任主持人!三位「歷史人」星期六的咖啡約會,會聊出什麼火花?
2022年2月24日是史碧瓦克的八十歲生日,聯經特別在這週請來了史碧瓦克的譯者、學生及朋友,來講講大家所不知道的史碧瓦克、備受爭議的史碧瓦克、思想的史碧瓦克、理念的史碧瓦克…… 讓我們一同進入史碧瓦克的異想世界,以慶祝一代思想巨人的誕生!
《落地轉譯》擷選重要的變化與論辯,以突出形塑外文研究的體制性力量;同時對幾個重要案例──奠基學人、重要機構、關鍵論辯與新興領域──進行分析,以掌握外文研究的知識生產與時代、社會與西方學術的互動……
聯經特別邀請《岩波新書·中國的歷史》的主編及作者岡本隆司、《哈佛中國史》主編及作者卜正民、著名歷史學者李孝悌,對談中國通史的建構及詮釋。何謂「中國」?怎樣的研究史觀能夠讓讀者掌握更清楚的歷史樣貌?為什麼,我們必須一再重寫中國史。
西洋文學與思想如何在落地轉譯的跨國行旅中成為我們的「外文研究」?本次講座邀請《落地轉譯:臺灣外文研究的百年軌跡》作者王智明教授與劉紀蕙主任、廖咸浩教授進行對談,重探外文研究如何「落地轉譯」,並追求外文研究自身的價值與意義。
《卡拉馬助夫兄弟們》於1880年完成,是杜斯妥也夫斯基所創作的最後一部長篇小說,是他創作的最高峰,也是其一生思想總結和創作總結。其醞釀過程歷時多年,更成為他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本活動邀請到知名作家阮慶岳,於杜斯妥也夫斯基兩百歲冥誕之際,分享這部不朽的經典。
美國,很重要。 要理解美國對台的態度, 究其根本,必須仔細釐清法案與政策問題。 本次【美國對台政策關鍵變局】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