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如何在博物館中作歷史學? ——臺史博《看得見的臺灣史》系列新書發表會 6/3

自從籌備到開館二十多年來,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一直抱持「大家的博物館」的願景使命與「文化平權、知識平權」的理想信念,讓臺史博豐富的文物、紮實的研究、精彩的展示,以及各種實體和線上的學習資源更即時、更有效與更有趣地被更多人看見、欣賞及利用。

「看得見的臺灣史」書系,便是臺史博為了回應上述目標所做的努力。全書系規劃為「空間、時間、人間」三部曲,結合了館藏文物研究、跨領域共筆及史普書寫的多重途徑,希望能達成「好看、好讀、好珍藏」的目標,也呈現出「博物館歷史學」的新高度。

「博物館歷史學」與傳統歷史學有何不同?物件的生命史又如何讓臺灣史可以「看得見」,並走入大眾的生活之中?

本次講座,我們邀請臺史博館長張隆志,與《看得見的臺灣史》第一冊「空間篇」的主編蘇峯楠,一同談談這套書背後的企劃編輯的理念與過程,以及它如何凸顯在博物館作歷史學(doing history in the museums)的公共性格、社會脈絡與時代精神。

▍活動資訊

時間|2022 年 6 月 3 日(五)8:00-9:00 pm
地點|聯經 ✕ 臺史博 FB 同步直播

▍講者簡介

講者 |
張隆志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
蘇峯楠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究助理

主持 |
涂豐恩 聯經出版總編輯

看得見的臺灣史 空間篇: 30幅地圖裡的真實與想像

- 購書去 -

Be First to Comment

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