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m Ingold:如何創造一個適合未來世代居住的世界?
Tim Ingold分享:是哪一種的「一切事物」,才總能超越自身,總有空間容納更多呢?他最終傾向的答案是,一切都是一個對話;這個對話,不多不少,就是我們所身處的世界。
Tim Ingold分享:是哪一種的「一切事物」,才總能超越自身,總有空間容納更多呢?他最終傾向的答案是,一切都是一個對話;這個對話,不多不少,就是我們所身處的世界。
自2006年《蔣介石日記》公開,再加上日本史料,郭岱君等研究者決定重探抗戰史,包括對許多歷史疑問的探討——中日戰爭是怎麼開始的?……
2022年2月,聯經出版了瞿宛文的著作《農村土地改革與工業化》,本書呈現高度複雜的四大公司民營化過程,探究作為地價補償的出售公營事業的選取、估價、發行股票與輔導等過程,以及其涉及的政商博弈。
2017年1月,為了因應「黃牌」的遠洋漁業三法上路,至今施行已經五年有餘,歐盟的「黃牌」也在2019年6月撤銷。然而,臺灣遠洋漁業的諸多問題就此迎刃而解了嗎?
2022年2月24日,小說家葛亮以「因物之名——『匠』與小說創作觀」為題展開演講。講座中,葛亮通過引述不同文本與作家的個例,講述對於匠人的觀察、從而分享其在小說……
在世界各地人們的信念之中,心靈遠非鎖在身體的牢籠內,而是投射在生命的流動中。它是一種攪動或漩渦,是能量與活力的聚集,在扭轉的力量中,保存著其生成的記憶。
2022年2至3月,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研究所博士班邀請了著名人類學家Tim Ingold教授開設系列講堂,3月3日,Tim Ingold以「籃中世界」作為題目,進行了系列講座的第二場。
考古學家致力於破譯過去留下的痕跡,然而,這些痕跡不是應該已被現在抹去了嗎?總有一些遺跡使考古學得以進行研究,正正說明擦除永遠不會是徹底的……
2022年4至5月,「香港流離系列講座:移民歷史三部曲」特邀香港學者葉蔭聰,帶領讀者一同走進香港移民大歷史進程。「移民、人口流動和香港的本土主義」為主題,探討……
董啟章分享了自身對小說形式的探索;而黃念欣則從聲音、字形到字體,討論香港文學經驗如何印刻著說話者的思想情感、性格特質和文化背景,而成為有別於其他文學經驗的獨立存在。